Page 315 - 张家口政协
P. 315

培植的主要过程是:
                                      上水:根条出壕后,要把根子周围的土翻松到一定程度,
                                及时浇水,要渗透的很均匀,直至枝条截头滴点出水为止。
                                      搭架:要视葡萄生长情况来搭,扎条的时候,功夫要下得
                                大,让所有枝条都能照到阳光,且每根枝条要摆得均匀有绪。
                                      施肥:出壕后、开花前、结实后、入壕前,都要及时施肥,
                                每坑每次施肥两担(发醇的人粪尿最好)。要注意在结实后的那
                                次施肥以前,要把架上的果穗普遍检查一次,残次果要统统剪
                                掉,只留下长得好的果穗,然后再施肥。
                                      此外还有打叶、送穗、过剪、削条等手续,其中尤以削条
                                关系重要,其技术与经验,决定着枝条来年的产量。在贯穿整
                                个生长期间,还要注意及时喷药,消灭病虫害等,只有这样精
                                心管理,才能长出穗大粒满,果实甘甜的优质白牛奶葡萄来。
                                    过去还有个储藏问题(不象现在葡萄还在架子上就能售出去),
                                方法是:剪下果穗,轻轻地放入筐子。筐里要垫一层报纸,一层麻
                                纸,先在通风的房子里放到一定程度,然后再把筐子封闭。如果保
                                存得法,可以放到立冬(现在经宣化葡萄研究所研究出一种新的科
                                学储藏方法,可将白牛奶葡萄窑藏到春节不变质)。
                                      总之,“白牛奶”之所以能够成为珍品,关键在于生产环境
                                的良好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有诗概括道:
                                      宣化葡萄占鳌头,千年珍果有源流。
                                    环境适宜天独厚,关键更须人筹谋。

                                                             (三)

                                     追溯宣化葡萄的栽培历史,大约在800 年前的辽金时代。相传,
                                宣化最早的一架葡萄是在鼓楼西的慈恩寺院内,系一和尚从西域引
                                入,以后逐渐引栽到农家房前屋后,供自食及乘凉、观赏。据史志记
                                载,金代诗人刘迎咏《上谷》的诗中,就有“葡萄秋倒架,芍药春




                                274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