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4 - 张家口政协
P. 314
葡萄是人类栽培最早、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果品,已有
六七千年的历史,古希腊称其为植物之神。它传到我国也有两
千多年的历史了。其品种之多灿若繁星,而宣化白牛奶葡萄则
属于欧亚种东方品种群古老稀有的优良品种。
“白牛奶”优良品质的形成,尤其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
然环境紧密相关。宣化地处塞北外长城脚下,北纬 40°34',东径
115°2',正是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海拔高度 610—
—620 米,年平均气温 7.5℃以上,年平均日温差约 13℃,年平
均降雨量 300——350 毫米,年日照时数 2870 小时。在气候区
划上属桑洋盆地温暖半干旱地区。由于日照时长,热量足够且昼夜
温差较大,特别是进入 8 月下旬以后,降雨逐渐减少,日温差显著
增大,对浆果内糖分的积累十分有利。降雨量少,温度低,真菌病
害得以控制,很适宜抗病能力低下的白牛奶葡萄生产发育。
古语云:“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积”,物随地异,
宣化白牛奶葡萄亦然。尤其是宣化的土壤和水质,也是培育出
珍品的重要原因。从多年栽培与外地引种的实践看,只要它一
离开宣化,异地栽种,其品质就远不如在故土优良。如我省南
部一些地区,因日温差小,降水多,湿度大,引种的白牛奶葡
萄糖分低,易染病;东北沈阳虽与我区纬度、年平均温度等一
些自然条件相近,唯独葡萄要熟之时,正值雨季,引种的白牛
奶葡萄普遍发生裂果现象。既便是宣化附近各地引种的白牛奶
葡萄,尽管长出的果实外貌相似,但其口感和味道明显不如本
地产品。就是宣化当地的白牛奶葡萄,也是有区别的。人们一
致认为,由大北街至盆儿窑村(北城垣内外)一带的产品最佳。
因为这一带过去能够浇上充足的柳川河之水(近年来河水逐渐
干涸,基本都改用机井浇地了)。
有了好种、好环境后,管理还得必须跟上。要舍得辛苦,养种
得法才是关键。宣化葡萄的栽培经历代努力,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
的科学方法。从清明前后出壕,到白露前后成熟,再到寒露时入壕,
要经过多道手续。每道手续都需精耕细作。根据有经验的老农介绍,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