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2 - 张家口政协
P. 302

碗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不同情况可以调整。如有的宴席在“八大
                                碗”内调入“清蒸鱼”,有的换为“羊肚白菜”,在夏季,还有
                                的把“银丝肚”调换成“冷调片粉”等.
                                      蔚县名肴“八大碗”之所以名传今昔,不仅鲜美适口,而
                                且在烹调技巧上也别树一帜,具有独到之处。比如“熇肉”一
                                菜的烹法既不同于一般烘燉,又有别于普通焖煎。而是精选瞟
                                厚脂匀的猪肉,切成宽 0.6 寸,长 1.2 寸的长方体装进放好调
                                料的熇罐里,置之灶边,用缓火煎熇,须经过 20 多个小时,
                                使油汁从肉内徐徐渗出,调料从汤内渐渐浸入,故熇成肉条子
                                后,肥而不腻,醇香可口。再如
                                “块子杂烩”的烹法亦很新奇,厨工须将鸡脯肉剁成肉泥再与
                                蛋清混和,然后逐杓倾入沸水锅内,使之形成条状,称作“漂
                                丸。”“漂丸”鲜嫩芳香,似肉非肉,类鱼非鱼,有一种难以言
                                喻的香味。其它各菜在烹调方法上亦各有特点,其烹饪之精细,
                                风味之别致,决非一般菜肴所能比拟。
                                      蔚县“八大碗”的固定的衬底佐品,已形成规格,如“熇
                                肉”,以炸山芋衬底,“浑煎鸡”以炸豆付衬底。而“清蒸丸子”
                                又以白菜片衬底。为保持传统名肴的特色,“八大碗”的衬底佐
                                品似乎也不轻易改变。
                                      “八大碗”是蔚县的最佳筵肴,在备有“八大碗”的筵席
                                上不仅要觥筹交错,而且筵容也为之一新:小菜碟由一般案席
                                的两个增至四个,每桌要放上六个小碟和羹构,而且在上齐四
                                碗菜后要“清桌”,筵席将近结束时,还要分赠每人卷子两个,
                                称做“散席点心。”这一切都是与“八大碗”相适应的繁文缛礼,
                                也是一般筵席所未有的。
                                      蔚县“八大碗”除单独成席外,有时还增加辅肴。有的在
                                “八大碗”前先上八个碟子,或在“八大碗”后再上三个大盘。
                                其实,这些辅肴均属于锦上添花,而“八大碗”仍居主肴地位。
                                    过去“八大碗”筵席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才“抛头露面。”按照惯
                                例举行婚礼要在“拜堂”的中午设“八大碗”宴,商业店铺在正月初



                                261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