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5 - 张家口政协
P. 315
要数“忏经”。“诵经”不同于“焰口”,它铺排得场面大,时间
长,还具有连续性。一坛经往往要接着念一个整天甚至两三天。
它的场面是有的在灵堂前设经坛,有的离开灵堂到另一个地方
设经坛。经坛用桌子加木板搭成两层高台,根据地势形状,可
搭成方形坛、长形坛、八字坛。碰到地形院落太低太小时,不
能搭两层高台,也可以摆一层平台的各种形状。为什么要离开
灵堂到另一个地方去搭经坛?因为一坛经当天完不了,而夜晚
还要在灵堂前放焰口,有时经未下坛,焰口就要开始准备不同
的法台,所以,就不得不把连续性的经坛设在另一个地方。当
然,这种情形只有在有钱的大户丧主人家才有。经坛全用标准
桌子搭摆,每张桌子都挂色彩鲜艳的桌裙,整个经坛桌面则蒙
以连在一起的大桌披,色彩和所有桌裙必须是统一的。一坛经
上十三位或十五位高僧,全体僧众内穿一种颜色的宽身大袖法
衣,外披锦绣袈裟,头戴绳编比丘帽,脚登白布长袜和一梁布
僧鞋,外观仪表整齐划一,十分讲究。
“忏经”不用重大法器,只用小铙、小镲、单音手锣、铜
馨、小木鱼、大木鱼、手鼓、金钟和座鼓。经坛正中是主持法
师用手铃掌坛。坛上供佛像,小铜鼎内焚檀香,除分放各种响
器外,各僧面前摆经卷,经卷中插放一根硬杆香,用硬杆香翻
动经卷,不能用手触动经卷。开经前,先发座鼓,后轻击法器,
奏乐完了,即由正座主持法师领念经文。僧人念经是一种特殊
声调,似念非念,似唱非唱。慢诵时有响器伴奏,拉长声悠扬
回旋,犹如气贯长空.压低音婉转流畅,好象音落深渊。快念
时只有大木色击节,字字相连,无间断,无缓冲,如同浪击山
石,仿佛雨打芭蕉。特别是金钟和座鼓的合击声,叮咚和谐,
十分好听。所以,听“诵经”也是一种享受,并且是一种艺术
性的享受。
“诵经”除了搭摆经坛,还要设“经堂”,僧众在念经时随
时到“经堂”去祈祷。“经堂”要在另一个院子设立,不能和灵
- 2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