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3 - 张家口政协
P. 313
比“三大士”更隆重、更热闹、更复杂的“法事”场面,
在焰口中还有“五方座”。这种焰口和“三大士”差不多,也是
台高三层,三层上设五席法师正座,中间一位为主持法师,桌
上供如来佛祖和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位菩萨金身象,象
前设供和“三大士”相同。二层也是八字“开座”分坐众僧。
不同的是掌鼓僧不在一层桌子前面,而在法台旁边另设一个司
鼓座,由一位高僧法师独立坐在那里掌握带木架的大座鼓,指
挥法台“法事”进度。全体僧众着统一色调的法衣,披同一色
彩的锦绣袈裟。所有桌裙桌披、椅垫椅披都是一致的色彩和图
案。三层高台桌口悬有佩缓带的神幔,法台四角上面挂着的四
垂神幡,都具有显明的色彩。有的“五方座”“法会”,还在法
台东西南北四个角外另设四个二层高的“听经”席,每席前面
都悬挂一个小型神幔,幔后坐一位僧人听经。“五方座”以诵念
超生经为主,每僧面前都放有经卷,随念随翻,念经僧翻到哪
页,听经僧也翻到哪页。“听经”也叫“监听”,原意是让听经
僧远离法台,监听法台上众僧的念经进度和误差。按说听经僧
本应由高僧担任,然而相传下来年代久远,一坛“法事”没有
那么多的高僧,便逐渐改由普遍僧或僧徒顶替,致使“听经”
走了过场,流于形式。1940 年春季,堡子里高家为亡母设“五
方座”法坛,听经僧就由一般年轻和尚担任,因时已半夜,其中
一位小僧听着经就困倦了,竟自打起瞌睡来,好久未翻经页。不
料,旁边观看的人里有位懂行的爱管闲事,便毫不客气地用手指
着那位小僧质问执事僧:“他是听经来了,还是睡觉来了?”执事僧
马上悄悄捅醒那位小僧。事后那位小僧受了教规处分,组班长老还
向丧主人家道了歉陪了礼。此事当时曾被传为笑谈。“五方座”不一
定全设“听经”席,因为这种法事”场面很大,如设“听经”席需
要大型院落,即便大户人家主宅停灵院子不一定很大,所以,院子不大
就只好不设“听经”席。“五方座”还有个精彩场面叫“转五方”。据说
- 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