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2 - 张家口政协
P. 312

都是长柄大扁鼓)和带架框金钟。上下三层,每一张桌子都挂
                                同一花色的“桌裙”(也叫桌围),蒙同一花色的“桌披”。每把
                                椅子上都披同一色彩的“椅披”,放同一色彩的“椅垫”。虽说
                                是在丧主之家一片黑白蓝色的气氛中大摆“法场”,但法台上的
                                桌裙桌披、椅披椅垫却从来不用黑白蓝三色,必用大红、正红、
                                橙红等色,并且都得带有描金锦绣图案。这是因为法台是佛法
                                的象征,佛的象征只能辉煌高大、绚丽多彩,才能显示佛光普
                                照、霞光万千。所以,整个法台被打扮得富丽堂皇、花团锦簇,
                                俨如想象中的天上灵霄宝殿或西方极乐世界。三层台上的正座
                                三位法师一律身穿法衣外披金线袈裟,头戴玲珑佛冠。台面上
                                供如来、文殊、普贤三位佛门大士半身金象,象前置带罩烛台
                                点红色蜡烛,一只铜质小鼎内燃檀香。三位法师分别掌握手铃、
                                木鱼、铜磬。台下众僧也一律身穿法衣外披彩色袈裟,分别掌
                                握各种吹奏、打击法器。“三大士”焰口在开始前也先发鼓三通,
                                三通鼓罢,众僧按次序入席站立,先念一遍咒语,然后入座。
                                正座法师领念经文,众僧在单音手锣、大木鱼、小铙、小镲、
                                金钟和鼓的轻击声伴奏下同声响应齐念,念得有腔有调,时快
                                时慢,忽扬忽抑,小法器相伴得也极有节奏。每念一个篇章,
                                经声和法器合奏声停止,剩下正座法师独念咒语,全台呈现短
                                时肃静。肃静中僧众们依然端坐,不交头接耳,不旁观一切,
                                在正目敛容中等念下篇经文。这种焰口不分“忏”次,念一次
                                经文动用一次大铙大钵等大型重音打击法器。念过三篇经文、
                                打过三次大型法器后,全体僧众离座活动、休息、方便大约半
                                个小时。台下僧众离座休息时,正座法师不离座,非临时下台
                                偶作方便外,一直在台上昂然打座。“三大士”焰口以诵念经文
                                超渡形式为主,不做施舍食物、驱恶逐邪等活动,下坛后也不
                                到街上去送“忏”,比较隆重、严肃、整齐、文雅,有些人乐于
                                围观,但时间长,一坛焰口差不多得五个小时。

                                                                                    - 288 -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