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张家口政协
P. 291

怀先烈,珍惜胜利成果;演《糊涂爹娘》戒人切莫过于溺爱孩
                                子。五十年代玉婵同王桂兰合演《蝶双飞》,观众通过梁山伯、
                                祝英台的悲惨结局,激起对封建礼教的痛恨。此戏连演不衰,
                                达 300 多场,其中《十八相送》和《楼台会》的唱段,似当今
                                的流行歌曲,在街头巷尾广为传唱。1954 年在新编神话剧《万
                                福宝衣》中饰春姑,荣获河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一等奖。
                                1959 年饰《铡赵王》剧中的包夫人,赴京津演出时,受到田汉
                                等专家的好评。
                                    十年动乱中,玉婵遭到批斗,并被下放到针织厂劳动。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重返舞台。其从艺业迹已被编入《中
                                国戏剧家辞典》。
                                    刘玉婵在戏曲舞台上的精湛技艺和对晋剧事业的奉献,张
                                家口人有目共睹。被聘为张家口市政协常委,1980 年曾出席河
                                北省第四次文代会,并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省分会常务
                                理事。现在虽已退休,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应聘到专业和业
                                余剧团从事戏曲艺术辅导,为晋剧事业继续发挥余热。
                                    刘氏三代可谓对山西梆子建树甚多,功绩卓著,在张家口
                                的戏剧史上谱写出光辉的篇章。
                                                                  (1993 年 2 月 4 日)

                                                山西梆子四大名旦



                                                           刘乃崇

                                    三十年代,“山西梆子四大名旦”之称,在东口(张家口)、
                                西口(包头)之间流传着。他们是李子健(小牡丹花)、刘明山
                                (五月鲜)、王玉山(水上漂)、张宝魁(筱吉仙)。
                                    李子健,山西中路梆子演员,文武皆能,几度到北京演出,我在
                                1938 年曾看过他演的《雄黄阵》(《盗仙草》)、《春秋笔》等。那是与

                                                                                      249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