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3 - 张家口政协
P. 293

在“十年浩劫”中被迫害致死了。他演戏的水平高,主要在于
                                他勤奋好学,从小他拜年老五为师,又拜宋成名(买卖红)为
                                师,又学了崔焕璧(水仙花)的技艺,然后拜二蛮旦(草上飞)
                                为师,他的圆场功就是向草上飞学的,又把正旦银福鱼的本事
                                都学到手,其后到了张家口,向刘明山学青衣戏,向李子健学
                                刀马戏和彩旦戏,还曾向京剧界的尚小云、荀慧生学戏,向评
                                剧界喜彩莲学戏,因而他对旦角各行无所不精。他还长期办学,
                                培养新人。
                                    张宝魁是北京人,原学京剧,后改学河北梆子,又改山西
                                中路梆子。他把三个剧种的旦角艺术融于一身,能戏甚多,尤
                                其工刀马旦和武旦。我在 1954 年山西省戏曲会演时看过他的
                                《凤台关》,这出戏是他的盟兄李子健教的。我看他这戏时,他
                                已是五十好几了。圆场功、靠架功、把子功都具见功力,特别
                                是表现人物的一团正气、无限激情,令人肃然起敬。张宝魁在
                                培养人才方面,更是继承发扬了戏曲代代相传的传统。从三十
                                年代起,他就收徒传艺,他的弟子排名“筱桂”,如旦角筱桂桃、
                                筱桂芬,小生筱桂林、筱桂芳,须生筱桂琴、筱桂红等。筱桂
                                桃是久居张家口的著名演员,群众把她与丁果仙并称为“一个
                                果子一个桃”;1959 年晋京演出,她的精湛的演唱艺术,引起
                                很大轰动。“筱桂”辈的演员,很多都担任教学工作。而张宝魁
                                本人还是教学不辍,众多名家如牛桂英、郭凤英、刘芝兰、花
                                艳君、刘仙玲和王爱爱、冀萍、田桂兰、高翠英、郭彩萍等,
                                都受到张宝魁的教益。高翠英以她的《凤台关》等戏夺得了“梅
                                花奖”,这出戏就是传自张宝魁的。
                                    “山西梆子四大名旦”的共同特点,可以说就是对自己,
                                “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吧!
                                    正是:
                                    东西两口四名家,技艺高超人共夸。
                                    且喜后生能济美,凤台一曲见芳华。
                                                 注:本篇选摘自《戏剧电影报》

                                                                                      251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