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2 - 张家口政协
P. 292
“张垣狮子黑”张玉玺同班演出时。他的戏演得非常细腻、耐
看,又不失梆子的刚劲有力,格调甚高,卓异不俗。他长时间
在北京,是因为他的儿子李世芳在北京入富连成学京戏,毕业
后也常在北京演出。李世芳的成就,固然是受到梅兰芳等诸多
老师的教导,可也如老友山西老戏剧家王易风所说:“实与其父
李子健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李子健自己居“山西梆子四大
名旦”之首,他教育出来的儿子李世芳又居“京剧四小名旦”
之首,芝兰玉树,可说是一段梨园佳话。李子健的弟子很多,
同列“四大名旦”的王玉山、张宝魁都向他学过戏,牛桂英成
名后也曾向他请益,今天中路梆子旦角艺术中还存有他所创造
的演唱技巧。1947 年,李世芳因飞机失事,殒命时才 26 周岁;
李子健痛子心伤,翌年殁于北京,不过五十出头。
刘明山,演的是中路梆子。他生于 1899 年,1985 年时已
87 岁还健在。他也是个梨园世家,他父亲刘德荣,唱北路梆子
旦角,初师事孟昭华,唱来初似云遮月,愈唱愈亮,人赠艺名
云遮月;嗣后又拜孙竹安(一枝梅)为师,唱法益精,演戏时
群众争看挤死过人,又得艺名要命旦。他进过京,还进过宫,
43 岁时竟唱戏累死。刘明山幼承父学,15 岁时父亲去世,他与
12 岁的二弟宝山一起奔张家口,投师学艺,曾从师王天恩,成
名后,与宝山、李子健、张玉玺同班演出,并曾远走包头。在
张家口时,张宝魁也在那里,那时正唱河北梆子,因受到刘明
山与李子健的影响,感到自己的嗓音更适合唱中路梆子,便毅
然改唱中路梆子了,终成大名。刘宝山,从张家口又转到晋中,
拜师杜福盛(十二红),学戏不少,特别是袍带戏,他嗓音洪亮,
唱腔俏美,做功讲究,群众喜爱,称他为小十二红。他们还有
个小弟弟刘玉山,唱旦,艺名六月鲜。父子、兄弟名噪晋冀、
内蒙。
王玉红,山西北路梆子演员,也擅演中路梆子。他的艺名是水
上漂。山西有“宁叫阎锡山不坐了,也不叫水上漂不唱了”的民间
谚语。听说他的圆场功是一绝,恰似水上漂浮,既快又稳。久想能
欣赏到他的绝活,但他常在内蒙,我几次到山西也没见着。只是1960
年他年已过50 岁,才到北京来演出过。八十年代初,我到晋北,他已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