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6 - 张家口政协
P. 296
中名列魁首,当之无愧。
先生生前不仅个人是享有盛誉的表演艺术家,而且在 1952
年曾创办剧校,1959 年在包头市为恢复北路梆子都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成绩斐然。党和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荣誉。1963
年为其举办舞台生活 40 年纪念,自治区有关领导参加了纪念活
动,并号召全区文艺界向他学习。他历任漠南剧团团长及附设
剧校校长,包头市晋剧团副团长兼一团(分团)团长。为中国
戏剧家协会会员,包头市文联委员,曾出席第三届全国文代会,
为包头市第一、二、三、四届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等。
在十年动乱的晦暗岁月里,玉山先生身心倍受摧残,于
1968 年 12 月 29 日含冤而逝。1978 年 8 月 12 日文化局党组织
为其彻底平反昭雪。玉山先生地下若有知,亦当含笑九泉矣!
(1990 年 6 月 4 日)
忆二弟刘宝山早期的舞台生涯
刘明山口述 谢江 整理
二弟刘宝山,出生于山西忻县忻口镇的梨园世家。父亲刘
德荣从小就教他学戏。八岁上刘宝山即开始登台演出。宫富魁
为了给母亲祝寿,通过他的军官(又是儿女亲家)忻县奇村的
大绅士邓汉城,从代县、崞县、忻县调了三班戏到原平进行会
演。我和父亲刘德荣、二弟刘宝山同去参加会演。我们父子三
人,共同演出了《桑园会》。宝山年方八岁,即扮演秋胡,人小
个子低,坐椅子时还得别人往上抱。我 12 岁,在那出戏中,扮
演了白银环,我父刘德荣扮演秋妈。少长俱集,各显风流,在
全县一时传为佳话。
刘宝山由于从小即在家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演戏功底
很深。他 12 岁上便去五台县住了王全水的戏班。他在《贺后骂殿》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