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张家口政协
P. 301

生动感人的情节,别开生面的表演,民族风味浓郁的音乐、唱
                                腔,一下子使她着了迷,直到快该自己上场了,才匆匆赶回“新
                                新”。可是心里总放不下喜儿的命运,放不下王昆同志的演唱,
                                于是一卸完装,油彩还未擦净,就又飞速奔往“人民”。这位年
                                轻的晋剧艺人,由喜儿想到自己,悲欢与共,同心相连,无限
                                憧憬革命斗争生活,衷心希望能够做一名革命文艺战士。
                                    郭兰英向往革命,革命队伍欢迎自己的阶级姐妹。在党的
                                阳光照耀下,经过何迟、贾克等老同志的具体帮助,郭兰英终
                                于离开了旧戏班,参加了华北联大文工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参加革命后的郭兰英,生活完全变了样。她高高兴兴地学文化,
                                打腰鼓,扭秧歌;她满怀激情地参加《日寇离张记》、《枪毙白
                                面犯》、《五条人命》等新戏的演出;不久,她还正式扮演了《白
                                毛女》中的喜儿。当喜儿被大春从山洞救回参加斗争会时,这
                                个青年姑娘联想起自己的苦难身世,悲愤填胸,怒不可遏,手
                                指黄世仁放声痛哭,歌声和哭声混为一体,以致导演不得不从
                                幕旁示意她控制住感情。但她的感情实在难以控制了,只好边
                                哭边唱,又泣又诉,一直延续到终场。
                                    郭兰英的初期艺术实践,值得提到的还有一个戏,就是小
                                歌剧《王大娘赶集》。这个戏,可以说是她参加革命后的“成名
                                戏”,由她和化群同志担任主要角色,在晋察冀边区演,撤离张
                                家口后沿途演,走到冀中一带也演,而且每演必红,受到交口
                                称赞。至于演出《白毛女》,那是稍后的事情了。
                                    郭兰英同志取得艺术上的成功,自有多种因素,而她在张
                                家口参加革命前后的一段经历,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一
                                点,对郭兰英演唱艺术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是不应当忽略
                                的。






                                                                                      259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