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3 - 张家口政协
P. 303
盖天红在张垣小兴园演《上天台》扮刘秀,《大报仇》里的
刘备,《下河东》里赵匡胤,场场满堂彩,轰动这个旱码头。到
宣化演出《上天台》、《抱烙柱》、《五洪图》等剧目,也红极一
时,备受观众赞赏。当时在宣化兴华茶园搭班的有苏大有、子
都生、筱金钟、毛毛旦、彦章黑、马武黑、方德全(其内弟);
以后又有曹艳香、刘艳秋、刘艳琴、刘凤霞等。他和苏大有演
《卖人鱼》,从《二堂献杯》开始直到《后五堂》,都以唱做见
长,尤其在《大审》中,念白口齿清晰,与芦林据理力争,颇
见功夫。演《上天台》,除了唱腔得彩外,二尺半的梢子功更是
叫绝。在《金沙滩》演老令公,唱到“手儿里拖上杨大郎,龙
棚里去见真君王”,感情激昂,催人泪下,字字打动人心。
民国二十二年在宣化大北街观桥上演《上天台》。因椅子不
稳摔了跟头出过倒采,要是别人就会手足无措而他却沉着有方,
随之用四句唱词煞住了哗然场面,“人老多病力气衰,上不了天
台掉下来,我二次再把天台上……”反倒赢得了满堂彩。由于
他的高超艺术,宣化一些贾商闹市或过节在店堂里打坐唱,也
请他前去指导。以后还在北京大栅栏、天津大舞台演出。在天
津演出期间,“大舞台”门前竖立着盖天红三尺长的巨幅画像也
轰动一时。
盖天红晚年谢绝舞台以后,先后在宣化黄德胜科班和张家
口孤儿院当教师,后成伶人得其技艺,对张宣地区晋剧的发展
和兴旺做出了贡献。
盖天红于民国十几年在宣化成婚,定居于大北街李镇府街,
置产小葡萄园。以后为家庭生计,又用多年节俭积蓄,在北门
外置买 12 亩旱地,日本侵占宣化后,被日寇烟筒山铁矿修筑铁
路占去,从此断了全家生计之路,他一气之下致疾逝于宣化,
终年 50 岁。
他在宣化留有一子二女,子李德全现在宣化菜籽公司工作。
根据其子女李德全、李玉琴及马恩喜口述等有关资料 整理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