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张家口政协
P. 54

学教师,这样逐渐形成了城乡小学的教师队伍。三十年代前,
                                为宣化教育事业作出过极大的贡献。但教师工作不稳定,如本
                                学期得不到聘书就只得转业,其精神压力,在教师中相当大。
                                   7、从事小食品商业。
                                    旧社会流传的俗语说:“回回手上三把刀,不是卖肉就是卖
                                切糕。”这很明显地说明,不少回民经济条件差,没多少资本,
                                只能经营小食品,推车担担、沿街叫卖,以维持一家生活。早
                                点有烧饼、窝窝、枣糕、煮豆等,大都是夜间操作、清晨叫卖,
                                非常辛苦。其他如卖包子、凉粉、豆腐脑、炸糕及牛头肉牛下
                                水等,都是制作精美,操作卫生乾净,,认真仔细,所以不论回
                                汉民都乐意买回民的小吃品。其中颇称著的有“马枣糕”。以其
                                黄米面磨工精细,所用小枣无蛆,糕即精且铺枣均匀,堪称小
                                吃上品。还有“陕西王”、“马窝窝”的“窝窝”以糜米黄米等
                                杂粮,磨面发酵,蒸园球形窝窝,内包豆馅,无糖而自甜,此
                                种为宣化独有,解放后已无人再做,恐其技艺已失传,以上两
                                种,现在老年人提及,尚津津乐道。
                                    在此之外,尚有专营糕点的几家,老一些的字号有“永盛
                                元”、“万顺长”、“福成涌”、“德茂盛”等,都是前店后厂,自
                                己制作,品种繁多,制作精细,美味可口,解放后糕点生产的
                                技艺,均出自该几家商店所培养。
                                   8、从事饭馆饮食业
                                    宣化的回民饭馆较大的有两家,原在南关有“玉成园”,俗
                                称“窟窿馆”,因其大门为圆形而得名,并刻有楹联云:“大丈
                                夫能屈能伸,真君子可融可让。”该店创始人刘玉成,原籍沧州,
                                道光前,夫妻来宣,先在南关摊饭摊,物美价廉,待人和霭,经多
                                年积累而发迹,于是开饭馆兼客栈。当时宣化南关是京都通山西、
                                内外蒙大道,客商过往甚多,故其生意日益兴隆,积有巨资,因其
                                笃信伊斯兰教,在后府街置白菜园地50 亩,并建中清真寺,后因遭

                                                                                     - 31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