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张家口政协
P. 53
訇下刀,才能出售,病牛或自死的牛根本不卖,即鸡鸭等禽类
也同样遵守这一习俗,故回民肉食卫生可靠,是传统的良好习
惯。民国初年,成立回教俱进会后,屠宰业各户踊跃捐款办回
民小学,为回民启蒙教育培养出不少人才,当时的学生现在者
均已在八十岁以上了,曾为国家作过一些贡献。
4、关于伊光理发馆。
宣化回民多从事食品业及屠宰业,没有从事五行八作的匠
人,连木匠铁匠也没有。鉴于此情,二十年代宣化教育督学王
玉宝考虑扩大从业门路。先在钟楼南路西开了一个理发馆,起
名“伊光”,培养回民理发师,并想逐步引导回民子弟发展和从
事其他手工业。当时教育界的青年都支持,但因绝大多数回民
封建观念较顽固,认为剃头的是下三行,回民子弟不应学,尤
以老年人和宗教职业者反对尤烈。所以伊光理发馆办了不到二
年就歇业了,不但没有培养出回民理发师来,连倡导人王玉宝
亦受到少数人的打击。
5、葡萄业(养殖)。
宣化回民集居在庙底街、后府街、观桥上下东西及北街的
各街巷中,每户都有后院,差不多家家有葡萄三五架十多架不
等。各街都有水沟(通称阳沟),引北门外河水浇葡萄,另外户
户院内有水井,因阳沟水是经龙口引河水入城,轮流给镇守使、
道尹、府县各衙门灌溉花圃所用,各户用水都有一定限制。葡
萄养殖很费工,人需勤奋,老年人积累经验精于剪技施肥,掌
握了培植优良品种的纯熟技巧,故葡萄能早熟,粒粒晶莹淡黄,
香甜可口,且能储存过冬。过去京津客商,都争购回民所种葡
萄,声誉颇著。
6、从事教育事业。
清朝覆亡改建民国后,过去的军官老爷、附爷已不存在。外
蒙革命后,在外蒙经商的都已回乡,适逢废科举,兴学堂。大部
分回民子弟上学读书,投考师范讲习所,二年毕业后,可充任小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