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张家口政协
P. 51
明朝大将常遇春曾统率兵马在宣化作战,并殉职于宣化西门外
柳川河畔,在西门外,河神庙前曾立有“大明开平王常遇春尽
瘁处”石碑一幢(即现西门外桥头加油站原址、文革中被毁)。
据传常氏为回民,其部属亦多为回民子弟,当明成祖朱棣迁都
北京,屯兵戍边,保卫京畿,其中也不乏回民。宣化明代建清
真寺的发起人,丁刚、田俊、闪宗等是否军职,虽无明文可查,
但宣化回民中丁、闪、田、沙、玉等诸姓,多为当时留居下来
的。
至道光元年,世职玉焕功,参与购庙底街地重建南寺,是
袭其祖上军职无疑。玉焕功袭何职,其后裔既无文字考证,亦
无传说,但在解放初曾从其家征得文物宝剑一口,系其任官时
佩剑,(据说当时呈送保定,估计现存省博物馆)。另外于二十
年代前的若干年,宣化有“介春园”位于今观后街内,俗称玉
家花园,门首“介春园”三字,草书,系松筠书写。园址不大,
但结构紧凑,园内古柏参天,假山流水,凉亭画廊,百花争艳,
尤以芍药茂盛,鸟鸣花香,悦人耳目,内有正厅三间是官宦憩
息,文人骚客吟诗赋对之所。东西回廊间布满石刻名诗,任人
观赏,惜未留拓本。清末明初,为中小学生春游之所,三十年
代前的“中国大地图”对该园也有记载,曾为一个世纪之盛。
现在已片瓦无存,不留痕迹,诚为可惜。
咸丰年间,有提督郑魁仕,曾任九门提督,江浙六省经略,
封候爵,住宅分两北两宅院,俗称南宅、北宅。北宅门前竖旗
杆,门首有提督府竖匾,两宅横匾各数块。其墓地前碑门刻有
“门生李鸿章书”字样,郑氏所有文物,在二十年代的军阀混
战中被掠一空。
其次有游击冯化青、粱朝栋,此外回民中守备,千总、把总
等武职下级军官,差不多回民三十多个姓氏家家有,其门外多挂
有匾额,三五块不等。后府街曾有旗杆院,五十多年前,杆已残
缺不全,而旗杆院之名仍由老人留传至今。据肖氏后裔肖子才(现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