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张家口政协
P. 179

外佛内道的黄天教



                                                         马西沙


                                    明清时代,随着封建制度的进一步衰落,作为正统宗教的
                                道教与佛教也逐渐走入下坡路。在宗教信仰的领域,代之而起
                                的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民间宗教运动。数以百计的教门,如雨后
                                春笋,相继出现,在这种环境中,深受正统宗教特别是道教影
                                响的黄天教便应运而生,成为一支以佛、道相混,外佛内道为
                                特征的新型教派。

                                    一、黄天教的产生

                                    黄天教,又叫黄天道、皇天道,由明代嘉靖年间李宾创立
                                于直隶万全卫。创教不久,迅速风靡了直隶、京畿、山西,在
                                明末清初传入浙江。清末的思想家颜元曾经指出:“我直隶隆庆、
                                万历前,风俗醉美,信邪者少。自万历末年添出个黄天道,如
                                今大行,京师府县,以至穷乡山僻都有。”(颜元《四存编》)可
                                见黄天教流传盛况。
                                    创教人李宾,道号普明,直隶阳原县人,生年不详,死于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青年时代曾务农,后应征入伍,
                                驻守长城。退伍后到万全卫膳房堡创教。关于李宾的师承,史
                                无记载。有的史料说他“参师访友,明修暗炼,悟道成真,性
                                入紫府。蒙玉清敕赐,号曰普明虎眼禅师,设立黄天圣道……”
                                (《虎眼禅师遗留唱经》)李宾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开始讲
                                经说法,进行传教活动。他曾著《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和

                                                                                    - 156 -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