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张家口政协
P. 174
有的还把孔夫子也供进去,只是看庙里住的是和尚还是道士,
以区别佛庙或道庙。这也体现了近代三教(儒、释、道)皈依
的社会思潮。
在这 50 来座住过和尚的寺庙中,从学习内容说都属于“禅
宗”(有中国特色的宗派)。除正沟的关帝庙、市圈的兴佛寺、
三角地的万寿宫等五处是曹洞宗外,其余都属于临济宗。只有
堡子里东门后街的碧霞宫住的是尼姑(俗称奶奶庙),其余庙里
都是和尚。只有鼓楼东街的佛教寺是“十方丛林”,其余都是“子
孙庙”。
“十方丛林”里的和尚并不固定,是由五湖四海聚集在一
起的云游僧人组成,即所谓挂单游方的参学和尚。丛林中的负
责人如主持、监院、知客、上座等人员,由全体住庙和尚公推,
干得好,可以连选连任,干得不好时,大家可以随时请他下台,
另推贤能。“子孙庙”可就不同了,师父死后由徒弟继承,辈辈
相传,别人不能过问,他们也不接待过往的云游和尚。小徒弟
的日子很不好过。
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时,大约还有三四十个和尚,分别住在
西太平山极乐寺、营城子伏魔寺、赐儿山云泉寺、朝阳洞地藏
寺、鼓楼北街关帝庙、玉皇阁、税司街白衣庵等七八座庙里,
解放后,有的参军,有的参加工作,有的还俗谋生,只剩下十
来个年老的和尚仍住在庙里,受到政府的照顾。直到“文化大
革命”,佛像砸碎了,经典焚毁了,老和尚都被赶出庙门,各自
投亲靠友自谋活路去了。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春回
大地,万象更新,党的宗教政策,重新得到落实。这时幸存的
和尚只有净莲、隆参、能证等四五人了。他们先后又回到张家
口来,虽然没了寺庙,但都有了落脚之点,有了生活费,可以
安度晚年了。
- 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