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张家口政协
P. 211

需要小店来加工经营,于是,张家口的口蘑行便应运而生了。随
                               着口蘑的外销,口蘑以其独特的风味名扬四海。经营口蘑的店家
                               也不断壮大,二十年代,口蘑行发展到鼎盛时期。
                                    上堡大境门至西山底一带的蘑菇店有:德巨和、永隆合、公
                               记号、大源昶、源泰祥、福和裕、祥和裕、世兴公、永源祥、瑞
                               丰裕、义美浔、祥发源。
                                    下堡桥东怡安街口一带有永德祥、永顺公、公益成、裕记、
                               德义忠、恒裕昌,共有十八家蘑菇店,三百多个店员。
                                    随着蘑菇店的兴盛,经营蘑菇的货行也逐渐增多。大境门外
                               西沟至元宝山一带的货行有皮毛栈、通新栈、裕兴公、裕通源、
                               东德恒、大兴栈、西德玉恒、兴源栈。这些货行每年要从蒙古及
                               坝上等地进五十至六十万斤蘑菇,经各店加工后销往全国。
                                    蘑菇店经营的方式是从货行进土货,这些土货是用线绳串起
                               的大小不匀,色泽不一的蘑菇。蒙古人用驼、羊毛串,汉人用线
                               串。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下串子,把蘑菇从串子上捋下来,再筛
                               簸去土气。筛簸时要用柳条簸箕,筛簸时讲究扬土不能掉蘑菇,
                               更不能揣烂蘑菇,这些活儿都由徒工来干。徒工因经常登梯子上
                               房顶晒蘑菇,所以平时要练顶簸箩功,直练到头顶碗水上房都不
                               洒为止。徒工除了干苦活外,还学习蘑菇的保管知识和打算盘。
                               头脑机灵的徒弟,掌柜的叫去学跑街(采购)。跑街的要练收购
                               的本事,做到一看蘑菇成色就能估计出多少丁、片、渣。对麻袋
                               里的蘑菇,用手一摸就能知道有多少土气,以此来定价格。蘑菇
                               一般是在入秋天凉以后进货,因为蘑菇在夏天容易生蛆,所以入
                               伏后店里就要把蘑菇放在屋顶上去晒,下雨时掌柜的和伙计们一
                               同上房往回收,因夏天不好储存,所以一般不收购。
                                    分类拣蘑菇需要丰富的经验,徒弟要向师傅学习一阶段后,
                               才能上案子去拣。蘑菇分丁、片、渣三种。丁又分人、中、小三
                               种。没打伞的蘑菇叫丁,打了伞的蘑菇叫片。白蘑最珍贵,上下

                                                                                     - 205 -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