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张家口政协
P. 268
逐渐增多,辛亥革命前后,“万盛班”戏折子上的整本戏己达三
百九十一个。
蔚州弦子腔的老艺人五十年代相继去世,因而,我们今天
已不能把握整个音乐体系。仅就蔚县文化局档案中保存的十几
首乐曲来看,蔚州弦子腔的音乐属曲牌体。这十几首乐曲,有
名称的只有“平调”、“反调”、“八板或十板”、“灯影调”、“拉
老汉调”几种了。这些幸存的珍贵资料,有的乐曲颇具江南民
歌风味,如“亲家顶嘴”的唱腔。有的乐曲又非常接近蔚州一
带流行的小曲(如“盗八卦”中的丑角的唱腔。)道光年间,蔚
州一带已流行“灯影子、木偶、弦子腔、罗罗腔、三倒腔、蔚
州秧歌、蔚州大戏等许多剧种,灯影子和木偶戏比弦子腔流行
得还早、它们的唱腔必然会影响到弦子腔音乐的发展,因此,
蔚州弦子腔中出现“灯影调”是十分必然的。此外,滑音的运
用使蔚州弦子腔的音乐更具地方特色,深受蔚州人民所爱。
文武场与行当
蔚州弦子腔文场主弦是三弦,此外,开闭幕及幕间曲使用
锁呐;武场有大框板鼓、大鼓、大软钗、手提大锣(直径约二
尺)、小锣。
蔚州弦子腔的行当基本与蔚州秧歌、蔚州大戏的行当雷同。
民间小戏多为小生、小旦、小丑;整本戏角色较全,大致可分
为:红(老生、正生)、小生、跨马红、武生、老旦、青衣、小
旦、刀马旦(武小旦)、花旦(女丑角)、大黑(净)、二黑(二
花脸或架子花脸)、丑(三花脸)等。
班社与演员
蔚州弦子腔的演员与班社多已不可考,已知的最早的演员是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