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张家口政协
P. 61
霞,舞蹈班主任是吴晓邦,教员有戏剧家凌子风,石联星,岳
慎,音乐家李群,文学家萧殷,诗人严辰,作家丁玲,诗人艾
青,美术家古元,莫朴,马达,胡一川、蔡若虹、华大歌剧团
有作家贺敬之、贾克、演员王昆、孟于、李波、陈强、阿邸、
叶央、吴坚,校部有戏剧家吴雪,文艺家沙可夫,华大校长为
成仿吾,教务主任张心如,政治学院院长是何干之,教育学院
院长于力,真可说是名人荟萃。
我从 1938 年起搞戏,也当演员,我到张家口同戏剧家孙铮
演了一场《夫妻识字》,这是我的告别演出。从此后,我没有登
台,专门当教师。有一天,我在东山坡遇见音乐家周巍峙团长,
他让我到张家口铁路小学辅导一出戏,我就去了,我同学生们
合作,竟然编出一出话剧《铁路工人翻身记》,由孩子们演出了,
效果还不错,只用了两天功夫。
当时张家口文艺很繁荣,有华大文工团王昆的《白毛女》,
有华北战斗剧社胡朋主演的《子弟兵与老百姓》,有群众剧社的
《王秀鸾》,有庆丰剧院的京评合演的京剧和评剧,有筱桂桃,
十一生挑班的老班山西梆子,郭兰英,牛桂英挑班的山西梆子,
卖座都很佳。作家丁玲在晋察冀日报编副刊,我在上头发表过
杂文《中间人》等文章。后来丁玲在张家口完成了她的代表作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陈企霞主编了《北方文艺》杂志。
我很喜欢大境门上《大好河山》几个字。也到赐儿山去玩
过。我觉得张家口很美。我们在张家口大约过了一年太平日子。
还发了工资,一个月三十块钱,我全看了山西梆子。
1946 年就不太平了,我和戏剧家晏甬带领秧歌队到柴沟堡参加
“清算复仇”,这是华北土改的先声,斗了地主,分了土地,贫农得
到土地分外高兴,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剃了胡子演了《五哥放羊》,是
我一生中看的最佳戏剧之一,唱的演的很有诗情画意。在柴沟堡我
认识了一位贫农少年王小,他淳朴的就象黄土,我永远忘不了他,
他也不会忘了我的。然后我们又带领秧歌队到大同前线。前边正打
得凶。楚溪春杀在城里,胡耀邦在城外打,我们在战场为战斗英雄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