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张家口政协
P. 56

容和计划,指定了各课的主讲教师。
                                    在文艺学院的努力下,为边区输送了大批文艺干部,据统
                                计自 1939 年 10 月开始,至 1942 年 11 月文艺学院暂时停办的
                                三年时间里,共举办了三期文艺训练班:第一期,从 1939 年
                                10 月至 1940 年 3 月,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编成两个队,即文
                                一队、文二队,共约 180 人。第二期,从 1940 年 3 月至 1940
                                年底,学员编成四个队,即文三队、文四队、文五队、文六队,
                                共约 350 人。第三期,从 1941 年 2 月至 1942 年 11 月,学员编
                                成五个队,即文七队、文八队、文九队、文十队、文十一队,
                                共约 720 人。三年总计,训练文艺干部约 1250 人。文艺学院除
                                在校举办较为正规的文艺训练班,还经常抽调教师骨干深入到
                                县、区政社各部门举办小型的文艺训练班,以弥补由于客观因
                                素而不能进文艺学院学习的缺陷,同时还对边区各级文艺团体、
                                剧社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进行了专门的辅导和培训,据统计到文
                                艺学院学习过的剧社、团有:冀中边区火线剧社、冀中新世纪
                                剧社、抗大二分校文工团、烽火剧社、平西挺进剧社、回民支
                                队抗战剧社、平山县铁血剧社、冀中十分区先锋剧社、一分区
                                战线剧社、四分区火线剧社、抗敌剧社少年队、冀东区剧社、
                                以及前进剧社、国防剧社、拓荒剧社、三分区冲锋剧社、冀中
                                后勤部文工队等等。经过文艺学院的专业训练,剧社、剧团专
                                业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边区文艺团体的专业骨干;文艺干部
                                有的成为各社团的尖子人才,有的成为懂艺术会领导的部门负
                                责人。还有很多成为现代和当代享有盛誉的文化艺术工作者,
                                如杨沫、葛文、何露、管桦、古立高、晨耕、曹火星、田华、
                                王佩之、刘薇、王一之、仲伟、管林、贾六、徐光耀、付铎等。
                                   1945 年 8 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文艺学院又重新恢复开学至
                                1948 年 5 月又输送出几百名文艺战士。虽然环境、条件都有些
                                变化,且文艺学院已进入正规化教学的轨道,但仍没有放弃经
                                常地开办短期的文艺训练班和乡艺训练班,训练和帮助各地剧
                                团、剧社以及宣传队,以提高它们的专业素质和艺术水平。


                                                                                       14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