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5 - 张家口政协
P. 435
向于故事化,使情节更加细腻。
1930 年以后,二人台这个名词开始使用,在演唱上也走上
定型,表演方法也走上戏曲化的道路。生、旦、丑,行当也渐
定型,一位艺人兼演数种角色的串角情况,除临时小班有这种
情况外,稍为好点的班子,都是各演各行。在张北县境内,城
内有水仙花(吕宝善)、丁五子(丁义祥)组织的班子,油篓沟
一带有半截麻(陈太)、万人迷(杨宝)、张发厚、张发富兄弟
俩组织的班子。城东北有杜才等艺人在大囫囵乡一带活动。西
北两面井、满得堂有活屁股丑、二毛旦(李福荣)李会林等人
的班子活动。城北有七老板儿、二丑子、满天星、烂白衫等人
在馒头营、庙滩、黑麻胡、东西大淖一带活动。
上述班社的剧目有《走西口》、《回关南》、《打连城》、《打
樱桃》、《种洋烟》、《老公公骚媳妇》、《十八摸》、《卖碗》、《抓
兵》、《水淹张家口》、《水冲西包头》、《三姑娘抽洋烟》等节目。
此段时间二人台基本活动于农闲,走村串户,主要活动在
县内外庙会上,同时也为娶妻聘女助兴,这是我县主要文娱活
动,丰年时收入也很可观。在农村表演时从各户摊粮食,庙会
可包场收现金,好班社每人每天能分三四元钱。据查三十年代
去过张家口演戏的艺人有水仙花(吕宝善)、三朵花(张玉山)、
丁五子(丁义祥)、活屁股丑(真名不详)、二毛旦(李福荣)、
万人迷(杨宝)等数十名。这些演员在茶馆和南市场演出,很
受欢迎,并敢与蔚州秧歌唱对台戏。
日寇侵华后到日寇投降,口外人口剧增,仅张北城关镇当时就
有 27000 余人。从张家口到多伦,从张家口到贝子庙,都必须途经
张北,再加上张北的商业十分繁华,来往客商遍及省内外,车马店
夜夜客满,城内有名的饭馆:福海堂、福兴馆、英华馆、桂香春、
双福居、中兴园、会兴园等都能包办酒席,赌场林立,烟馆妓院充
斥巷里。西街有东来顺大烟馆可同时容纳百八十人吸大烟,俱乐部
在城乡十分活跃,为了招来赌棍烟鬼,骗取农民血汗钱,请大戏与二
人台公演以引四乡农民来赌,来抽。而大戏价高且少,二人台就成了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