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9 - 张家口政协
P. 439
都能顶。没演过的戏,一教就会。就是上场忘了词儿,也能即
兴编几句,从没有砸锅蹲底(出漏子)。
那时候,我们村每年从大年初一唱到正月十五,扭完秧歌
就上台,一天两场接着来。日场《卖人鱼》,晚场《蝴蝶杯》。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四郎探母《北天门》,徐杨进宫《大保
国》,乾隆私《访苏州》城。还唱什么“折子戏”《汴梁图》、《走
边》、《空城计》、《战北原》、《坐楼杀惜》、《永寿巷》……十天
半月看不完。
家乡的戏越演越红,不光在本村里演,外村里也常请去唱。
除了演传统戏外,还排演现代戏。他们演出的《小女婿》和自
编自演的《母老虎》,在区和市里汇演比赛时,都荣获了一等奖。
乡亲们感到光荣,演员们个个高兴,正当热气腾腾兴盛时,来
了个文化革命,这个戏班成了宣扬帝王将和才子佳人的典型。
村干部挨了克,教戏的受了批,好端端的戏装,被红卫兵破四
旧烧成了一堆灰。一连几年没唱戏,戏迷们嗓子痒痒,乡亲们
心里憋着一口气。
后来,学小靳庄唱起了样板戏,排了个《智取威虎山》,演
了个《红灯记》。这俩戏演得不错,也有教育意义,可演来演去,
总是“翻设地”(演了又演)。一来显着单调,二来演员都是年
轻人,老戏迷上不了手,他们都着急。于是,便想方设法偷着
唱老戏。
听说有一次,他们演《凤鸣关》,派人在村口站岗,没有戏
装穿着原身衣裳也上场。当演到诸葛亮坐帐,命赵云上阵时,
放哨的跑来报告:“禀丞相大事不好!”“何事惊慌?”“上面来
人了!”“啊!”“怎么办呢?散场来不及了,扮赵云的演员急中
生智,马上编了几句词唱道:“革委主任把我差,阶级斗争记心
怀。坚决去斗走资派,不获全胜不回来。叫校卫与我把马带—
—”可哪里去找马鞭子呢?“校卫”急得团团转,“诸葛亮”慌
了神儿。这时,一人给“赵云”拿来根棍子,赵接过武器,边
舞边想下句词儿,打鼓的一看要砸锅,站起来就喊“把走资派
赶下台!”这一喊提醒了赵云,便接唱道:“用棒子也要把他赶
下台!”就这样把某领导骗过了。虽说大家吓出一身冷汗,却受
了领导夸赞。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