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7 - 张家口政协
P. 437

目在二人台的舞台上仍占有一定的位置,其活动范围由于政治
                                关系已由城镇转移农村,虽然活跃了农村的文娱生活,但它的
                                演唱仍麻醉与毒害着一些农民,同时也使大部分艺人饮鸩止渴,
                                经济收入逐渐减少,沦为半乞半唱的讨吃生活。一顿莜面,几
                                个鸡旦就能唱一场,有时晚间在村公所或场房子唱些淫词滥调
                                以供乡保长及头面人物取乐,求其生存,偶尔还能得到三五盒
                                卷烟的赏赐。一部分艺人已重返农村种地,不再演唱,少数艺
                                人却染上恶习,或为赌徒、烟鬼,甚至冻饿死在街头。二人台
                                已淹淹待毙,一蹶不振了。

                                                      忆  乡  戏


                                                           杨  畅

                                    “王家寨的秧歌,小辛庄的戏,十里八村有名气。”王家寨
                                是我的故乡,每逢年节,我常想故乡的人和故乡的戏,还有故
                                乡耍秧歌,闹社火的一些趣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村那个
                                秧歌班子。
                                    那时农村没啥文化活动,只有在每年的正月十五热闹几天,
                                除了上街耍社火外,就是演出秧歌戏了。演的剧目大都是乡土
                                气息很浓的民间讽刺喜剧,如《俩亲家顶嘴》、《豆腐换妻》等。
                                还有一些富有情趣的“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如《秃
                                子闹洞房》、《瞎子观灯》、《王小赶集》、《武大郎卖饼》、《刘秀
                                烧窑》、《拉老汉》等。
                                    这些秧歌戏,虽说曲调优美动听,群众喜闻乐见,可经不住常
                                看。台上出来进去老是那么几个演员,剧目多年不变,人们就觉得
                                不新鲜、乏味了。台上的演员还没张嘴呢,台下的观众就替他把要
                                唱的词儿全唱啦。乡亲们还编了个顺口溜:“爱看不看,润罗子《香
                                山》;爱听不听,六秃子《赠金》;爱笑不笑,祥铃子《杀庙》!”所
                                以,看秧歌的观众越来越少了。那时我还小,很爱看戏。我大爷和我
                                老叔又是鼓匠,常在秧歌班里伴奏,老叔打马锣,大爷拉板胡,用现
                                在的新词说是琴师。所以我也沾光,常在台子上看戏,既不冷又看得清

                                                                                      395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