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张家口政协
P. 268

冬季,剧团在工作组协助下,开展了全民整风和反右派斗
                                争。
                                   1958 年初,组织调整,下放了几名人员。不久,同社会上
                                一样投入“大跃进”,上山下乡,下厂下井,边演出,边参加劳
                                动体验生活,向工人、农民学习。一次在山西孝义演出,还与
                                当地群众投入抗洪斗争。
                                    这一年,郭沫若同志到张,曾为白手起家的福利社题词,
                                剧团闻讯后,到该社参观。那时号召人人写诗写戏,编导室把
                                该社搜集到的素材,由张中顶、杨继昌、许蕊君等集体编写出
                                歌颂艰苦创业精神的现代戏《向阳花》,第二年参加了市自编现
                                代戏的会演。
                                    全年排演了《爱情》、《朝阳沟》、《关不住的姑娘》和《袁
                                天成革命》,全是现代戏。
                                    年终被评为市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本团主要演员王桂兰同
                                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
                                   1959 年,剧团人员再次调整,下放了王福寿、刘彩凤、南
                                定文、刘贵等同志。
                                    秋季,从宣化晋剧团借调郭寿山、张胜林、刘凤霞等同志,
                                合排由蒋伯骥、刘文泉根据《火烧司马庄》改编的《包公铡赵
                                王》(刘文泉同志导演)不久,第二次赴京汇报演出。
                                    到京以后,还演了《炮烙柱》、《蛟龙驹》、《匕首剑》、《鸡
                                架山》、《小别母》、《拾金不昧》,受到观众好评。接着又赴天津,
                                剧作家田汉同志看了《包公铡赵王》,给予肯定,业务演出上座
                                率较高,晋剧在京、津受到欢迎,出乎演员们的意外。
                                    剧团回张以后,郭寿山调到剧团,时隔不长,与宣化晋剧
                                团合并,人财物统一管理,支部书记杨继昌兼团长,副团长是
                                王桂兰、张胜林、田月楼。
                                    同年经批准,靠自筹资金建剧团大楼,在桥东五一路破土
                                动工。
                                   1960 年地、市合并,3 月 14 日成立张家口市晋剧院,总支书记
                                张保平,副书记徐德贤,院长蒋伯骥、副院长郭寿山、杨丹卿、杨继

                                                                                      226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