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2 - 张家口政协
P. 272

钱的,这种艰苦创业精神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赠送镜框、
                                锦旗鼓励剧团。
                                    期间,部分同志在郝金一带领下,参加了一年“四清”文
                                化工作队。
                                   1966 年 8 月—1976 年“文革”期间,服装被毁掉,团址被
                                侵占,党政被夺权,许多同志遭到批判。郭寿山含冤死去。1969
                                年与宣化晋剧团合并,迁宣化。1970 年 4 月,以不能演现代戏
                                为由把剧团解散,大部分演职员转业改行,晋剧事业受到损失。
                                   1978 年 11 月 18 日,张家口市晋剧团恢复重建。王桂兰任
                                团长兼党支部副书记,郝金一任专职副书记,张胜林、田月楼、
                                陈秉义、王与琛任副团长。
                                    恢复重建的剧团,以“文革”前的市晋剧团和宣化晋剧团
                                的艺术骨干为主,同时吸收一些原在外地剧团闲散在张改行的
                                人员,共九十八名。其中主要演员有:王桂兰、刘玉婵、张胜
                                林、王艳亭、王巧玉、侯胜忠、刘凤霞、宗桂枝、郁国栋、梁
                                春香、张鹏起、高凤兰、张西仆、成全梅、左英、王宪华、崔
                                翔云等,鼓师是李进德。综观全团,虽不是“文革”前的阵容,
                                但行当比较齐全,阵容也较整齐。
                                    剧团恢复重建,困难重重,市委、市政府极为关心。针对
                                主要演员年纪已高,先后批准招收二十多名青年演员和学员;
                                拨款五万元购置行头、器材;投资十多万元在市中心怡安街给
                                剧团破土建楼;为“文革”时遭受迫害的同志昭雪、平反和落
                                实各方面的政策。
                                    这时,演职员们的积极性很高,临时挤在群艺馆一间展室
                                里开会、学习、排戏、缝戏装,在院子里练功、吊嗓,团长和
                                会计持手提包办公。演出服装不全,老演员王巧玉、刘凤霞主
                                动清理“文革”时拆掉的蟒、靠,并协助缝洗人员缝补。旦角
                                头面不齐,自己做花。舞台队同志在自做道具的同时,还请外
                                单位同志协助画布景、安装配电盘。从而为剧团节约了万元左
                                右的开支。
                                    在全体演职员的积极努力下,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排出了
                                《杨八姐游春》,春节期间在张市工人俱乐部和宣化剧场连演两个

                                                                                      230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