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3 - 张家口政协
P. 273

多月,尽管主要演员有的年过花甲,有的荒艺十年,但仍受到
                                观众好评。接着,大家一鼓作气,恢复上演了《包公铡赵王》、
                                《蝶双飞》、《打金枝》、《金水桥》、《蝴蝶杯》、《明公断》、《金
                                沙滩》、《算粮登殿》,又新排演了《墙头记》、《逼婚记》。
                                    不久,从事多年导演工作的许万恒同志到团,恢复演出了
                                《万福宝衣》、《沙陀国》。
                                    中国剧协会员刘玉婵,被选为河北省剧协理事。
                                    剧团临时团址因群艺馆基建,暂驻市文工团。
                                    进入冬季,市文化局李双山、刘建勋分兼党支部书记和支
                                委,随团到坝上沽源和张北两个牧场演出,这是牧场在粉碎“四
                                人帮”以后接待的第一个市级剧团,也是恢复重建后的剧团第
                                一次远征。大家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情况下,不畏严寒,把戏
                                演好,深受两场领导、职工和附近社员的称赞,对剧团的评价
                                是“严肃、认真、卖力、不怕苦”。有的场领导还到剧团驻地探
                                望演员,从各方面给予鼓励,大家情绪很高。从坝上回来,到
                                下花园电石厂俱乐部演出,这里的观众一向不看重戏,可是《万
                                福宝衣》竟连演四场。
                                    同年,剧团被评为市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宗桂枝被评为出
                                席市的先进工作者。
                                   1980 年,经集体协商,实行分队演出。副团长王与琛从人、
                                物、剧目等多方面准备,在春节期间试行演出。一队在宣化剧
                                场演《万福宝衣》,一队在张市演《凤仪亭》,不足一个月就收
                                入两万多元,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中青年演员舞台实践的机会。
                                第一季度还按规定第一次发了奖金。5 月份正式分队巡演,一
                                个队以中青年演员为主,到包头、乌拉特前旗;一队以老演员
                                为主,先在怀安、万全后到包头演出。李凤云从文工团调回剧
                                团,随中青年队演出。
                                    巡演期间,各队几乎能全部上演近一年多排出的剧目,同时恢
                                复和新排了《花烛恨》、《刘公案》、(六本)、《三岔口》、《档马》、《断
                                桥》等,每到一个台口可十日不演重戏。中青年演员在包头昆区恰
                                特演出时,炮戏是《包公铡赵王》,第一场就轰动了当地,以后演《万

                                                                                      231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