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8 - 张家口政协
P. 278
重点加工,返复排练,并重新设计唱腔,在质量上下功夫,演
出后得到观众的好评。可以说这两出戏在扭转剧团被动局面、
端正方向上起了转折作用。
剧团所在的裕民戏院是清朝光绪年间建成的,历代虽有修
膳,但整体结构因年长日久已呈危险状态,上级决定重新翻盖。
这时剧团暂移较为偏僻的同德戏院。由于上级拨款有限,剧团
决定自筹部分资金,一方面组织家属义务劳动,一方面到宣化、
涿鹿、矾山、怀来巡演,提出部分收入作为建院资金。
1952 年全团参加了 2 月 15 日至 3 月 12 日和 3 月 12 日至
17 日,市里先后举办的“优良节目上演月”活动和专业剧团优
良节目会演。《刘巧儿》、《明公断》、《牧羊圈》、获得演出奖:
刘仙梅、刘凤霞、孙琪、张志成、王胜斌、杨玉琴、郭寿山、
左俊、崔德旺、贾连荣、孟玉英、金玉凤获得演员奖。
通过会演,演职员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进一步坚定
了演新戏、演好戏的积极性。就在新剧院落成不久(定名大众
剧场),全团相继排出《红楼梦》、《秋江》等改编剧目。其中《红
楼梦》一剧,是按越剧本改编的。为了提高演出质量,请市文
化局许万恒同志导演,他对演员要求严格,一招一式都要从剧
情、人物出发;在音乐上按导演意图设计曲谱。为表现剧中人
林黛玉多愁善感的内心活动和凄凉孤独的情景,尚自强同志创
造性地把河北梆子《见皇姑》的反梆子同晋剧《教子》中三起
三落中的哼哼腔融为一体,取得良好效果。河北省文化局同志
看后给予肯定,要人介绍经验,把此剧音乐改革做为教材。
1954 年 8 月,以《斩单通》、《卖水》两戏参加河北省第一
届戏曲观摩大会。郭寿山在《斩单通》中饰单通,获演员一等
奖,《河北日报》署名如寒的文章,专门介绍了郭寿山的艺术成
就。刘仙梅、刘凤霞分获演员二、三等奖。
在会演期间,留在市内的演员为了保证演出任务,邀请了刘俊美
(刀马旦)、张翠仙(小生)、她俩挣“包银”,每日分别为25 元、15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