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4 - 张家口政协
P. 274

福宝衣》、《金水桥》时,许多县旗的农牧民也到恰特看戏。甘
                                愿以六百多元的戏价联系包戏。
                                    两队下乡下厂四个多月,年收入十三万元,这是建团以来
                                收入最好的一年,全团有了积累,添置了新的行头。
                                    冬季,团址迁到竣工的新楼。
                                   1981 年初,文化局蹲点人员撤走,张升任党支部书记,不
                                久他与郝金一同时调走,刘喜章任支部副书记。
                                    夏季,参加了市文化局主办的中青年汇演,成全梅、梁彩
                                霞、田宝、米玉峰等获得奖励。
                                    由于上一年剧团在包头一带留下好印象,巴盟乌拉特前旗
                                邀团再去演出,经过市、旗文化局商定,试办联合剧团一年,
                                即团在旗里演出时,旗安排食、宿、台口并负责思想工作,以
                                张家口市、乌拉特前旗联合晋剧团的名义演出,就这样,在旗
                                内 3、4 个月的时间,先后转了 16 个台口。这实际是剧团巡演
                                工作上的新尝试,好处是:满足了农牧民看戏的要求:做到了
                                旗内有计划的巡演;减轻了剧团住宿、搭台等方面的开支;便
                                于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对剧团的领导,解决剧团巡演中的问题和
                                困难。
                                    这一年在巡演中排出了《红楼夜审》、《狸猫换太子》和六
                                本《呼家将》。
                                   1982 年,团里人员略有变动,演员张鹏起,李玉莲和主弦
                                刘进福相继离团。
                                    剧团赴乌拉特前旗途中,在内蒙首府呼和浩特市演出了《包
                                公铡赵王》、《万福宝衣》、《金水桥》、《明公断》、《杨八姐游春》
                                等剧目受到舆论界的好评,演员张胜林、刘玉婵、李凤云被录
                                音、录像。
                                    到巴盟临河物资交流会演出,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热情接
                                待。
                                    由于试办联合剧团期满,乌拉特前旗召开了隆重的总结大
                                会,并赠送每个演职员一身练功衣。
                                    秋末冬初,参加了市、地先后举办的中青年汇演,参加的剧目有:
                                《大堂见皇姑》、《打神告庙》、《杀狗》、《小宴》、《凤台关》、《挡马》

                                                                                      232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