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7 - 张家口政协
P. 267
年赴内蒙呼和浩特市时,连演不衰,兄弟剧团观摩学习。可以
说,这是继《蝶双飞》之后,又一个给观从留下深刻印象的好
戏。
1956 年,市内各剧团掀起争取国营的热潮。经过一段时间
的准备工作,上级派员宣布剧团为“张家口市国营晋剧团”,团
长杨继昌,副团长张庆云。接着,分配制度又一次改革,实行
固定工资,每月发薪,年终积蓄分红;演职员的医疗费,由一
度每人每月六元的限额,改成全部公费医疗。
10 月,剧团建立了党支部,书记杨继昌、支委张庆云、王桂兰。
剧团巡演时,著名演员杨丹卿调团演出一段时间,后又调
戏校任教。
1957 年,排出《铡判官》、《鲤仙闹洞房》、《乔老爷上轿》、
《三里湾》等剧目,在当地和山西大同一带演出。
同年5 月,全团在市文化局蒋伯骥局长带领下,第一次赴京汇报
演出。晋剧赴京,绝非寻常,从演员阵容、主要剧目、服装、道具、
灯光、布景都做了充分准备。主要演员中,又充实了三位,他们是:
杨丹卿(筱桂桃),本人戏路宽,有绝技、造诣深,早在三
十年代与晋剧艺术家丁果仙齐名,所演《辛安驿》、《白蛇传》、
《杀宫》、《青风亭》、《百花点将》为广大观众所称道。
郭寿山(金铃黑),演戏身架好,善演不同身份、性格的花
脸,其唱腔宽广宏亮,声若金铃,代表剧目有《斩单通》、《明
公断》、《收秦明》、《捉放曹》等。1959 年调到本团。
刘宝山(十二红),演戏红,作派独特,身段潇酒,尤其唱
工,嗓音宏亮,音宽气足,博得观众好评。善演剧目有《献地
图》、《斩子》、《哭灵牌》、《空城计》、《天水关》等。
剧团在北京中和剧场演出了《万福宝衣》、《铡判官》、《张
羽煮海》、《杀宫》、《杀狗》、《赠剑》等剧目,其中《铡判官》
是按照《珍珠衫》(三下阴)整理的,在京专家田汉、老舍、郭
汉城等亲临现场观摩,薛恩厚同志撰文评论,后在豆腐巷座谈,
对戏中包公断阎查散一案展开了讨论。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