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张家口政协
P. 218

如、陈涉等艺术形象,使一些刚刚进城的干部、战士以及京剧
                                观众无不拍手称好。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中,他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在抗美援朝的年代里,参加了《唇亡齿寒》、《投笔
                                从戌》、《北上抗金》、《还我台湾》的演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
                                年代里,他演了《焦裕禄》、《十五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他为我们演出了《卧薪尝胆》中的越王勾践。当周总理指示,
                                戏曲要演现代戏时,姚老积极响应,不断改革创新,为京剧表
                                现现代生活创造条件。在《林海雪原》中他扮演蘑菇老人,为
                                了塑造好这个角色,他把《逍遥津》中的一句二黄原板加以改
                                进,深情地表达了蘑菇老人对解放军曲解后的忏悔和感激。用
                                坐慢翻高急流倾泄的行腔,倾吐了蘑菇老人的悔恨心情。每场
                                演出赢得掌声大作。
                                    在《箭杆河边》中饰庆奎叔,以情生声,以声托情,达到
                                情声并茂感人泪下效果。在驰名全国的《八一风暴》中饰我党
                                地下工作者韩老师。第一场在逃避敌军的追捕中,他的一段唱
                                被评为开场红,一声定乾坤。
                                    一九五九年姚老与赵金蓉同志合作的《四郎探母》在承德
                                日报上,以整版的篇幅赞扬了二位的精堪艺术和久品不乏的声
                                腔韵味。一九六二年剧团巡演于北京通县等地,有人赠诗一首:
                                                    猴山神鹤唳高寒,
                                                    幽咽流泉水下滩。
                                                    展袖提襟皆入画,
                                                    才华风格俱尖端。
                                    姚老在舞台上是个好演员,在编、导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
                                贡献。《碧血丹心》是他和李逸生根据民族英雄史可法的事迹,
                                由李执笔改编,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又和关玉峰合作
                                改编了《荆轲刺秦》和《还我台湾》。在《满江红》和《卧薪尝
                                胆》两剧中担任了导演组工作。


                                                                                      208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