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张家口政协
P. 14
期。此时东口之戏曲,成为与京剧、京梆子艺人大交流、大会
战时期。人才济济,聚会在张垣一带。老蒲州名伶,已若晨星,
基本上是以山西中北两路与张垣一带之艺人为骨干,京梆子中
亦有若干名伶及武行,流入张垣。是时之代表人物有:常兴业:
(小名蛮庆,太谷朝阳人,工青衣)。李子健:(小名笃庆,为
蛮庆之胞弟,工小旦兼刀马花旦)。李锦云:(太谷人,在娃娃
班时,对外称灌肠红,内部称大锦云,在东口称盖天红,工须
生)。子都生:(太谷人,姓杨,演《伐子都》等戏特好,为筱
金婵、筱金梅、筱金枝之师)。刘玉富:(太谷人,艺名小玉石
娃娃,晚年收徒较多,与子都生共同教戏)。以上诸位,均为太
谷一带人,系太谷二锦梨园的娃娃。刘明山:(忻州忻口人,为
刘德荣之长子,工青衣,艺名五月鲜)。刘宝山:(为明山之胞
弟,艺名小十二红,工须生,红遍东西两口及晋北太原一带)。
刘玉山:(亦明山胞弟,艺名六月鲜)。刘氏弟兄,均在东口学
艺成名。毛毛旦:(本姓名王云山,汾阳冀村人,学戏于晋中,
成名于东口,在民国初年,为中路梆子小旦行当之佼佼者)。张
宝魁:(艺名筱吉仙,河北大兴县人,先学京剧青衣,继学京梆
子小旦,后改中路梆子刀马旦,后半生各地从业者甚多,桃李满
门,对晋剧贡献较大)。民初东口女演员出现,首由一条鱼、洒
金红二人共同培养了大女子王桂春,二女子王桂香。桂春、桂香
皆宣化人,桂春工青衣,桂香工小旦,为本剧种女演员之首。因
一条鱼与洒金红同姓杨,又是老搭挡,培养了两名女演员。东口
人称:“一个公羊(指洒金红),一个母羊(指一条鱼),生出了
一群小羊(指桂香、桂春)”。之后两股风雷步云,又培养了老七
百生的姑娘大牛牛田素英,工青衣;二牛牛田素贞,工小旦。东
口离京较近,开化较早,尤其是桂春、桂香在舞台上出现时,观
众极为欢迎。桂香虽系女伶,功底扎实,技艺超群,使中路梆子
别开生面,焕然一新。这四位女演员,均在东西两口以至太原晋
中一带搭班唱过戏,与此同时在太原学戏的兰兰(指丁巧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