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张家口政协
P. 13
蒲州藉艺人中,有的恰是中路住科之名伶,无须变调,另有老
山陕派与从忻代大同等地所去之不少艺人,习唱山陕梆子与山
西梆子上路调(即后来之北路梆子),但为适应中路商人之习惯
听觉,经过“吱扭”(即清唱吊嗓子),逐步统一唱下路调(即
中路梆子)。当时之代表艺人有:二盏灯、三盏灯、丁毛旦、闹
儿红,千二红、元元生、八百黑、九百黑、小昌黑、孟来黑、
十七生等,均为蒲州藉人。以及侯俊山(东口万全县东红庙人),
黄芽韭与九成旦等,皆为山西汾阳人。均为当时挂头牌之艺人。
时梨园界传统习惯很多,唱戏相当规矩,功底扎实,表演认真。
在演出中,尚有“跳财神”、“加官”、“挑戏”、“谢赏”等封建
迷信旧习,如“跳财神”与“加官”要扮演一定神仙式的人物,
并有一定台词。唱戏中伶人如果违反旧章,则由班主主持审问,
并进行责打与处罚。
从光绪中页至末页,为第二时期。彼时老蒲州人逐浙减少,
陆续为山西中北路与东西两口艺人为主。说白仍用蒲白,唱腔仍
以下路调为主,但在艺术上有更大发展。当时代表性的名伶有:
刘德荣(艺名云遮月,忻县忻口人。)天明亮(蒲州人)。张玉玺
(艺名狮子黑,内蒙萨拉旗章圪台人)。一条鱼(姓杨名不详,
蒲州人,工青衣兼演小旦)。洒金红:(姓杨名不详,曾在徐沟小
梨园娃娃班住科,后随平遥祝丰园转至张家口)。二毛旦(蒲州
人,本姓名为芦凤桐)。盖山西(徐沟内道村人,小名秃子,亦
称内道旦,工青衣)。盖山西(本姓名庞玉亭,太谷人,工青衣)。
老十二红(蒲州人)。玉印黑(蒲州人)。四盏灯(本姓名刘尔祥,
汾阳人)等。在此期间,在前辈艺术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
进。如刘德荣、天明亮、二毛旦、张玉玺、内道旦等均进京演出、
誉满京都。刘德荣与天明亮,曾进清宫演出,并受到宫廷的重赏。
此时乃梆子戏与四大微班艺术竞赛时期,梆子戏取得了较大的胜
利,从而在戏曲艺术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从宣统年到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暴发之前,为第三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