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张家口政协
P. 16
为察哈尔省会,在当地党政领导的热情关怀下,有郭汉城、翟翼
等同志领导该地的戏曲活动,团结广大艺人,排演过不少新编历
史剧与现代戏,在舞台艺术上有了新的发展。一九五二年察省建
制撤销后,张家口改为河北省所属之张家口地区和张家口市,对
中路梆子亦很重视。此时东口之中路梆子,有以刘明山弟兄等为
代表的一批名老艺人,更有以筱桂桃(杨丹卿),金铃黑(郭寿
山)、十二红(刘宝山)、与杨胜鹏、筱桂林、吉凤贞、刘玉婵、
王桂兰等大批中青年著名演员,在戏曲舞台上大显身手。同时成
立了新的戏曲学校,培养了几期青年演员、演奏员;成立了国营
戏曲团体,使中路梆子更为健康地向前发展。目前张家口地区之
青年晋剧团,实力雄厚,阵营可观,现分为两个演出队,其演出
质量,均能达到相当水平。张家口市晋剧团,为老中青三结合的
班子,艺术财富,亦相当深厚。全地区绝大部份县,均建有晋剧
团,按建制共有十五个剧团,其实不少剧团,分成两个演出队进
行活动。柴沟堡过去为中路梆子艺人进张垣之大门,为东口的戏
窝子,如筱金梅、张美琴等著名艺人,均为柴沟堡人。现该县晋
剧团,有以王云楼等名老艺人为艺术指导,行档齐全,底子较厚。
蔚县过去改蔚州道,是由晋进口的老商路,该县晋剧团是刚出科
的一批青年演员、演奏员,年龄均在二十左右,蓓蕾初放,鲜艳
夺目,有不少可造之材,前途无限。东口有如此较多较好之晋剧
团,活跃在广大城乡,极受观众欢迎。
中路梆子流布至东口,约从同治年间起,至今百余年矣。初
沿商路出口,经过以上四个时期,使本剧种在舞台艺术上,得到
了较大发展,从而适应了东口人民的文化生活要求。
总之,中路梆子流布至东口及其它各地的百余年中,所反映
的生活面更为广阔了,而观察生活概括生活的才能提高了,戏曲
语言,更为普及了,能适应华北大部地区广大人民的要求。通过
先辈名伶及若干位著名表演艺术家舞台艺术中之一招一式、一言
一语之中,反映了山西及东西两口人民的生活气息。当然山西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