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张家口政协
P. 279

研究室副主任杨丽芬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史研究室联系,问讯关
                                于多松年烈士的有关情况。据侯秉全同志电话中讲:“《多松年》
                                这本书是由她编辑的,……这些资料由内蒙古大学郝维民教授
                                提供,这本书也是经郝教授审阅修改的……”。从以上不难看出,
                                从内蒙古流传到各地的“钉死说”,均来源于郝维民那里。
                                   (七)向大境门小学大队辅导员作调查。
                                    因我市大境门小学成立了“多松年中队”,并建立了一个多
                                松年展室,为了弄清展室坚持宣传“钉死说”的依据,我曾找
                                过大境门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刘红(现已调卫华小学)、现大队辅
                                导员连洁二同志,她们讲,大境门小学宣传的“钉死说”是来
                                自呼市同志提供的,依据是郝维民那本小册子《多松年》与《党
                                史人物传》。与赛希同志手中的两本书一样,并没有关于张家口
                                的任何依据。
                                   (八)对“罪恶的铁钉”的调查与辨析。
                                    当原《张家口市报》“浪花”专版报道了那颗“罪恶的铁钉”
                                拔出经过后,从事史学研究的同志们哗然。大家都不理解,认
                                为天真无邪的小学生,为学习烈士的精神,认真地寻找铁钉,
                                其积极性应得到肯定与保护,但所寻找到的那颗“罪恶的铁钉”,
                                却经不起任何推敲,笔者综合大家的意见如下:①一尺多长的
                                大铁钉,需要好的原料打造,还要有一定的粗度,否则很难钉
                                进坚固的城墙,也挂不住一个大活人;②钉活人也要有一定的
                                高度,而且要有多个人搭脚手架才能办到,因为挂一张大地图
                                也需要两个人以上才能挂好,这里没有一个目击者;③军阀钉
                                人的目的当然是震慑革命者,要面对群众行刑,行刑后要有人
                                看守,当时又是炎热的夏天,繁华的交易市场既便夜间也应该
                                有乘凉人,朱实夫一个人是如何把尸体取下背到万泉山洞的
                                呢?缺少任何“三亲”证据;④小学生们人托人在城墙砖缝中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发现并拔出了一颗“罪恶的铁钉”,可见
                                寻觅一颗铁钉有多难,但杜撰者忽略了一个最普通的问题,大钉
                                子帽与城墙砖缝中间还隔着一个人,怎么能间不容毫发地直接钉
                                到砖缝中?特务们再残酷,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⑤朱实夫一个


                                                                                      251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