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3 - 张家口政协
P. 283

的尸体从铁桥运到西山坡的荒冢并不远。因为当时的西山坡荒
                                冢有两处(笔者曾向老菜农作过调查),一处即现在张家口市橡
                                胶总厂对面菜园子附近;另一处即四方台子沟。张家口解放已
                                近 50 年,现今菜园子附近已成了居民住宅或仓库,再也看不到
                                原来荒冢的痕迹了。距离铁桥不过两三站地,这才是符合历史
                                真实的。
                                    综上所述,在张家口根本不存在“钉死说”这回事。笔者
                                在与许多老同志交谈中取得共识,认为多松年是被捕后被秘密
                                杀害于清河桥边,因为那里曾是杀人的刑场。由于烈士还很年
                                轻,在张时间极短,活动范围很小,而且是秘密进行的,所以
                                被杀害时并不为张家口的广大群众所知。从胡华同志的文章中
                                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目前,除了《辞海》是权威性的没有
                                采用钉死说的工具书外,从我市几家搞史的部门看:
                                    ①市总工会在编写《张家口工人运动史》(上册)和多松年
                                传略时,未采用“钉死说”。
                                    ②原市委党史研究室1990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张家口革命史话》中,对多松年的牺牲也未采用“钉死说”。
                                1991 年 3 月,市委党史研究室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70 周年,
                                向全市印发的《张家口市党史资料宣讲提纲》,也未采用“钉死
                                说”。
                                    ③市教委教研室主编的初中乡土教材《张家口历史》,由河
                                北教育出版社 1990 年出版,内容在涉及到多松年牺牲时也未采
                                用
                                “钉死说”。
                                  ④《张家口文史资料》自 1985 年以后出版的各辑中对出现
                                有关多松年牺牲资料时不再采用“钉死说”。
                                    我们应该宣传并学习多松年同志的革命精神,而不应该在
                                烈士如何死的方面大作文章,绝不能因宣传和教育的需要而杜
                                撰历史。不能在无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又随意给张家口著名文
                                物大境门蒙上不白之冤。
                                    由于个人的力量和精力有限,在有关领导、文史委员、机关同
                                志及热心于文史工作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对此问题仅仅作了较为

                                                                                      255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