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5 - 张家口政协
P. 275

高建英、孙长贵二同志,过去为什么相信了“钉死说”时,高
                                讲了编写工运史的全过程。他讲,在六十年代初,市工会开始
                                搜集工运史料。1963 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应届毕业生搞调查来
                                到张家口市,市总工会借助他们的力量,作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搜集到了关于多松年等人的许多原始材料。在这些材料中,从
                                未提到关于钉死多松年的说法。后来,郝维民来张访问,听了
                                郝的宣传,觉得他是大学历史教师,又是研究多松年史料的,
                                多松年原籍又在呼市郊区,于是感到对方是权威人士,就采取
                                了“钉死说”。后来发现不对,才写了更正,刊登在《张家口文
                                史资料》第 20 辑中。“在写更正之前我们又到大境门作调查,
                                当地的居民住户都从未听到过大境门钉死过人的事。”
                                    此外,笔者还曾走访过原张家口市报社、电视台、电台,
                                与杨大合、孙勉、柳浩等同志交谈过,向他们阐述“钉死说”
                                是无任何依据的,宣传部门应该统一口径,对道听途说的东西
                                宣传要慎重。
                                   (二)革命活动家乐天宇在“追述”中未提及多松
                                年与“钉死说”。
                                    1982 年春夏之际,革命活动家乐天宇莅临张家口。陪同他旧地
                                重游的人有:原中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的徐家富、刘涓迅等。他1926
                                年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到张家口,任张家口地区农委书记、地委宣
                                教委员等职,从事察哈尔和内蒙地区的革命活动。他在近 2 万字的
                                回忆录中,详细回忆介绍了大革命时期张家口革命活动情况,提到
                                了李大钊、陈乔年、陈为人、肖三、何孟雄、王仲一、江浩、宣侠
                                父、邓中夏、罗章龙、吉鸿昌、李启耕、丁之之、姬明信、中共一
                                大代表李汉俊等;谈及到 1925 年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人乌兰
                                夫、奎壁等人的活动情况;文中也提到国民军将领冯玉祥、张之江、
                                李鸣钟、鹿钟麟、孙岳、方振武、、柏文蔚、诗人蒋光慈等;还提到
                                了原察哈尔农林实验场的共产党人张好古、赵瑞芝、李怀才及张家
                                口第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贾荣等人的革命活动及农民协会发展的情
                                况。提到的著名人物多达30 位。


                                                                                      247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