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2 - 张家口政协
P. 272

其像落实在大境门小学的展室中。1990、1991 年两年的“清明
                                节”,有的同志想发动全市中小学生在十里长街举行几万人悼念
                                多松年烈士的活动,被市委领导制止了。
                                    总之,这几年中,随着悼念多松年烈士活动的不断扩大增
                                多,在张家口市“钉死说”似乎已成了不可争议的事实。
                                   1992 年清明节前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多松年烈士的儿子
                                赛希等给大境门小学送来了多松年烈士的铜像,市委领导要出
                                席铜像揭幕式。有人在给当时的市委副书记刘健生起草的讲话
                                稿中,仍然不顾历史史实,坚持宣传“钉死说”。目的想在此次
                                送铜像的揭幕式上把“钉死说”通过市委领导的口确定下来。
                                刘健生同志委托当时的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张瑞林(现
                                下花园区委书记)落实史实。张瑞林同志经多方调查后,认为
                                在张家口当地无任何依据的情况下,由市委领导同志公开宣传
                                “钉死说”不合适,刘健生同志也是这个意见。为此,他在讲
                                话中只明确地说“多松年牺牲于张家口”,而改掉了原讲稿中的
                                “钉死说”。(见 1992 年 4 月 7 日《张家口市报》第一版)。
                                         三、对“钉死说”的调查与考证


                                    我多年从事文史资料的征编工作,在与有关领导及史志
                                同行们探讨近年出现的“钉死说”时,令人难以置信。多松
                                年烈士牺牲于 1927 年 8 月初,到 1945 年张家口首次解放,
                                也才经过了 18 个年头,当时的张家口聚集了全国最知名的文
                                化艺术界名人,可当时并没有任何人听到,更谈不上去撰写
                                这比日寇残酷得多的钉死革命者的题材。1949 年全国解放
                                后,不久普查烈士,颁发烈属证与抚恤金,笔者的父亲 1947
                                年秋牺牲,与 1948 年 12 月牺牲在新保安战斗中的堂兄均是
                                五十年代初由民政部门颁发了烈属证与抚恤金的。而他们是
                                如何牺牲的,虽然已过去近 50 个年头,但笔者还了如指掌。但
                                为什么解放初期多松年刚刚牺牲了 22 年,在张家口以至烈士的
                                家乡却无人传说“钉死”一事。在多松年烈士英勇就义 30 周


                                                                                      244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