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9 - 张家口政协
P. 269
在多松年烈士身上的五个一尺多长的大钉子从此可以休类,张
家口的象征——英雄的大境门、凯旋门永远是庄严圣洁的,大
好河山,永放光辉。
大境门是张家口内长城上的门户,属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 1485 年),是张家口的“象
征”。1927 年春夏之际,原察哈尔特别区都统高维岳为大境门
题写的
“大好河山”四个苍劲有力的颜体大字,有如画龙点睛,给张
家口增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张家口作为军事重镇在 1945
年 8 月 23 日首次获得解放后,更令人瞩目,因为她是八路军在
全国范围内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八路军列
队持枪进入大境门的照片(石少华摄),在解放军图片社及国家
级档案馆均有存档,曾在《人民日报》等多种报刊上发表过,
甚至流传到国外,在中国摄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8 年
12 月 23 日,在大境门外至乌拉哈达一条狭长的山沟里,俘虏
了国民党官兵五万四千余人,24 日,张家口获得解放。过去张
家口是华北著名的“皮都”。而大境门前就是最负盛名的皮毛交
易市场。大境门历经风雨沧桑五百余载,是张家口发展变化的
见证。往往人们一见到“大好河山”四个字,会立刻想到这就
是塞外“皮都”,曾被誉为“第二延安”的文化名城张家口。正
因为如此,大境门才成为张家口的象征与凯旋门。中外游人一
到张家口,都要去登临英雄的大境门,并拍照留影。就是这张
垣人民所敬仰的英雄的大境门,却人为地给其制造了“钉死说”。
一、“钉死说”的由来与发展
什么叫“钉死说”?“钉死说”与牺牲在张家口市的
一位著名烈士有关,这位烈士叫多松年。《辞海》中关于多
松年的条目全文是这样写的:“多松年(1906—1927)蒙古
族。内蒙古土默特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北京蒙藏学
院读书时,曾积极参加反对学校反动当局的斗争。为内蒙
古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编辑兼发行人之一。1925
年秋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