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张家口政协
P. 144
1935 年春,一天早晨,同学们正在操场做操,倏地空中发
出雷鸣般的响声。顺着响声远远望去,东北华山之巅,有球形
黑色怪物蠕动而来,由小到大,状似乌鸦(在蔚首次见到),顺
着襄山一带飞行,最后消逝在五岔山后。早操中断,师生默不
作声回到寝室。每个寝室的学生,都在低声议论着:准备轰炸、
观察地形、窥探驻军……?大家都脸色苍白,表现凄惨状态。
六班同学日常在王晓楼、王永安等老师爱国教育的培育中,
遵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至理名言,时刻准备着进行抗战工
作。韩丕智和杨德借用星期日,定期在大寝室相会谈心,杜钰
在祁家皂奶奶庙里召开组会。1936 年初夏一个晚上,大操场上
不翼飞来标语传单,校长恼羞成怒,最后一举,开除进步学生。
初冬下雪之后,师生在敢怒而不敢言的大窘中,垒起高大雪堆,
堆前竖起木板,书有“是谁之墓”字形。
挺身而出
“七·七”事变,侵略战火将要燃烧到蔚萝边沿,全校学
生,大义凛然,精神抖擞,直步翠屏深处,参加抗战组织。六
班人数最多,计有韩丕智、赵善信、杜钰、武祥、李新志、李
国政、王天然、张凤桥、苏立山、张雄华等人。他们有的离开
年迈体弱的双亲,有的抛弃娇妻幼儿,更有的出身书香门第投
笔从戎。除此而外,巾帼英雄李玉枝年仅十五岁,协同两个妙
龄姐姐玉凤、玉环,避开敌人的凶恶监视,徒步走出城去,千
里迢迢,跋山涉水,边走边歇,且问且寻,好不容易找到军营
组织,最后得以安排。由于这些青年的先前带动,后来农村不
少人连续入山,加入武装队伍之中。
翠屏山,耸立在蔚县南边。它在八年抗战的峥嵘岁月里,培育
出成千上万的英雄,抚养着不可数计的战士。这些攻无不克的勇士,
明铺战斗给敌人以迎头痛击;窑子的阻截战,使敌人受到灭顶之灾;
北江伏击,敌群人马仰天。独胆英雄苟儒贤,只身进入皇协军薛占
魁巢穴说服其率众起义,薛感恩不尽,赠给手枪一只,表示谢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