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张家口政协
P. 142

西合营师范概述


                                                         苟登瀛
                                    西合营师范遐迩闻名,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曾培
                                养出不少杰出人才。战争年代他们赴汤蹈火,转战南北;建设
                                时期,又成为创业先锋。辉煌事绩,注入史册,学校亦被列入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管之林。
                                                       建校前后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学高潮风行全蔚。农村建校,如
                                雨后春笋,不时而起。教育名家赵文坛先生,要在西合营镇内,
                                扩建第二高小,经过精心考虑、观察,选定镇南农田一块,见
                                方 50 多亩,中间散布着零星场面,故名南场。这里远离繁华闹
                                市,人烟稀少,环境幽静,东隔三元圣宫,北依净缘佛寺,南
                                是马车大道,西临广阔深谷。白杨垂柳成荫,满地碧草如茵,
                                一线小溪若有若无,正是好的校址。未几,沿用民族传统风格,
                                效仿第五师范(校址在宣化)布局,破土动工。兴工数年后,
                                幢幢教室,排排宿舍,拔地而起,深蓝色彩和碧空映照,更显
                                得无比庄严。校门面东,巍然屹立,晨曦中,五台晓日,徐徐
                                上升,放射出万道金光,气势雄伟,引人敬慕。
                                1929 年新校全部竣工。不久,张苏从榆林返回蔚县,走访赵老
                                先生。言谈中,涉及建立师范事项,赵十分高兴。此乃鸿图义
                                举,应与协助,愿将新建学校转让给师范占用。于是,张即兵
                                分两路进行工作,一方面搬迁原师范讲习所,全体师生迁到西
                                合营上课,另一方面,远从外地特邀留苏人士廖石生、孙铁夫
                                 等人前来任教,学校雏型从此竖起,取名西合营师范学校。

                                                                                      114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