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张家口政协
P. 148

“山、水、田、狗、牛、羊”……,用的是石板、石笔,先学
                                划方格,然后从右到左,自上而下,逐格顺笔划写“人”、“手”、
                                “足”、……写错了就擦,擦了再写。一支石笔,要用很久,从
                                不乱丢。这是启蒙教育中的国文课。读完几课,学了不少词了,
                                开始填词。如口下写个“人”,“马”下边空个格,让我们想一
                                想去填空。当然会笑话百出,例如马“人”、马“手”,等等,
                                而我们的校长李朗亭先生却能循循善诱,发现错误后,从不点
                                名,只问“马人”怎么说?说得通不通?“马”能有“手”吗?
                                这样诱导,既有启发,又利于多学几个生词。例如:马跑的“跑”,
                                马“蹄”、马“腿”等,使学生兴趣越来越高,求知心更迫切了。
                                算术也是先学阿拉伯字,然后攀着手指学加减,逐年加深。到
                                了三年级以后就学写文言文。我们总喜欢在文章开头时,写上
                                “人生于世”,或者“夫天地者”,有时还会搬上“呜呼!人生
                                于世”……,好象不管什么题目,不这样开头,就写不出下文。
                                当然,我们用的都是墨笔、麻纸、黄表纸。要练蝇头小楷。全
                                文一“句”到底,没有学过标点符号。老师用朱砂红笔批改,
                                一丝不苟;眉批、尾批,认真负责。三年级就加学珠算和图画,
                                画画是先用石笔,后用铅笔,再后是用毛笔着彩。练毛笔字是
                                先描红,再印写,卒至临摹。用的都是粗麻纸。为了练大字,
                                老师教我们用红土在砖头上练字,不许浪费笔墨纸张。课本都
                                用黄蜡滴烫书尖,不许皱折撕破。每学期、每学年都要按成绩
                                评奖,石笔、铅笔、毛笔等都是我们最喜欢的奖品。奖品多留
                                为纪念,舍不得使用。
                                    我们进入三年级后,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两个土炕坐不下
                                了,又设法盖了四间教室,把原有土炕拆掉了。还在小院中铺
                                平土地设了操场,大家拍皮球,踢毽子,跳绳,快活似神仙。
                                家中亲朋都认为我们得天独厚,遇事优待三分。
                                    我们的校长李朗亭先生,虽然是一名只享有红缨蓝衫的秀才,
                                但思想非常开通。他和李赋天老伯(校长堂兄、李淑慧、淑慎、淑
                                娴的父亲,他在宣化师范、职校任国文教师,为人慈祥,性格开朗,
                                思想进步)动员第一批学生李淑慧、张菊英等到宣化、北京读书深造,

                                                                                      120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