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5 - 张家口政协
P. 175
演员时说:“你们带来了个好戏,谢射你们。”《解放日报》发表文章,称
它“写得非常逼真动人。”
冬 大批美术工作者到冀中武强县协助县年画出版工作,创作了大
批新年画,有彦涵的《地雷战》,古元的《夫妻识字》,莫朴的《参军》、
田零的《妻子送郎打老蒋》等。民间艺人郝云甫创作《白毛女》连环画,
以冀中文协名义出版,新华书店发行。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蔡若虹曾为此
撰文:《为新的农村着色》。
是年 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领导的边区第一家有声新闻记录片电影
厂在冀中安国县中央村诞生。全部设备装在一辆胶轮大车上。翌年 7 月 1
日清晨《自卫战争新闻第一号》正式完成,石家庄解放后拍摄了《第二号》,
清风店战役拍摄了《第三号》。北京解放后,从石家庄迁往北京。
△是年 文艺活动中,许多艺术形式得到改造利用,如话剧、歌剧、
活报剧、街头剧、歌表演、木刻、漫画、壁画、连环画、秧歌舞、霸王鞭
以及旧式的大秧歌、梆子皮黄、柳子调、高腔、快板、大鼓、小调、民谣、
拉洋片、另外过去很少用的一人舟、旱船、鼓车、社火、十不闲、赶小驴、
武术、高跷、花鼓、腰鼓、摆格、抬竿等都使用与改造起来,此外还创造
了综合性的《大杂烩》,颇受群众欢迎。
注:本文由杨继先选摘自《晋察冀边区文化艺术工作大事记》(1937
—1949)(作者李献文),仅客观反映了 1945 年 8 月—1946 年 10 有关张
家口文化活动情况。全文载《晋察冀革命文化史料》中。在选摘过程中,
参考对照了《晋察冀革命戏剧运动史料》中张学新整理的《晋察冀边区戏
剧运动大事纪》(1937.7—1948.12)一文。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