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张家口政协
P. 179
英语,一边入河南大学攻读经济学与历史学,并写成《中国救
荒史》一书。1937 年 7 月,芦沟桥事变后,邓拓立即投笔从戎,
到晋察冀边区工作。先后任《抗战报》、《晋察冀日报》社长。
1945 年“8.15”抗战胜利后,邓拓率领报社同志从阜平县进住
张家口市。同年 9 月,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在张家口市宣告成
立,邓拓兼任社长。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邓拓社长在
接管原伪蒙疆自治政府报社所有收发报机的基础上,又在报社
增加了收抄新华总社参考消息和延安新闻电讯稿英语广播、苏
联广播电台口语广播的机构。邓拓的爱人丁一岚在张家口也担
任了电台的广播科长。
在邓拓同志的领导下,《普察冀日报》从 1945 年 9 月 12
日开始在张家口出版,至 1946 年 10 月,我军撤出张家口为止,
前后共出版了一年多的报纸,在张家口的新闻发展史上写下了
光辉的篇章。为了提高党报的质量,从 1945 年 7 月以来,他先
后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了《论如何提高一步》、《再论》、《三
论如何提高一步》等新闻评论。他明确向广大新闻工作者指出:
“我们报纸的任务是在于反映现实,交流经验,教育群众,指
导工作。”他要求报社的编辑、记者及通讯员“要深入到实际工
作里去进行采访,不依靠浮光掠影与道听途说,而依靠老老实
实地亲自动手去搜集材料,发掘问题。”1946 年 8 月,当《晋
察冀日报》的著名记者,爱国华侨仓夷在大同前线惨遭国民党
杀害后,邓拓不畏艰险,冒着枪林弹雨,亲自率记者组到大同
前线进行采访,用血的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停战的罪行。当
他离开大同前线时,还一再嘱咐其他记者:“逮住杀害仓夷同志
的凶手,一定要告我!”
在张家口期间,邓拓领导《晋察冀日报》的同志除了出版
报纸以处,还出版了大量的图书。1946 年 3 月,以报社出版发
行部为基础,又成立了新华印刷局。
1946 年 5 月 28 日,在张家口文协举行茶话会庆祝柳亚子先
生六十大寿时,邓拓当场挥笔,即席赋诗,写成《寿亚子先生》:
“万卷书城一笔倾,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