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张家口政协
P. 178

人之作”。解放区“作家的笔力可以说已经突破了外边的水平。
                                寂寞的中国创作界可以说不寂寞了。”以后,周扬又在晋察冀边
                                区主持编选了《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大量汇集了解放区的创作
                                成果,显示了党的新文艺方针的正确和蓬勃的生命力。周扬在
                                晋察冀解放区,在中国为建设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事业,作出
                                了重要贡献。
                                    周扬和邓拓、于力、成仿吾等在领导晋察冀文教宣传工作
                                期间,仅在边区首府张垣一些革命史料统计:那时张家口盛会
                                有延安、晋察冀的文化名人达三千五百多人,每天出版十几家
                                报纸,创办八种大型文化刊物和四种文化丛书,设有五大印刷
                                局,建有十七所大、中专院校,有十六个文艺剧团、剧社坚持
                                日常演出活动。因此,使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成为闻名全国
                                的“文化城”。被美、苏、英、法记者笔下誉为“东方模范城市”。
                                周扬主持领导晋察冀边区文化工作时期,既是中国革命文化迅
                                速发展的光辉代表,也是冀、晋、蒙三省区和张家口文化史志
                                上令人瞩目的一个崭新黄金时代。

                                           邓拓艾青魏巍杨朔在张垣



                                                           谢  江

                                                 (一)文旗随战鼓

                                   1979 年 9 月 5 日,中共北京市委为邓拓同志举行的追悼会
                                上,著名作家肖军曾写过这样的挽诗:
                                    卅四年前喜识君,夜阑杯酒共论文。
                                    春风紫塞张家口,结伴还乡哈尔滨。
                                    这首诗既抒发了肖老的胸臆也道出了邓拓与张家口的关系。
                                    邓拓于 1921 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从
                                小即酷爱文史、书法、绘画。1929 年高中毕业后,即考入上海光
                                华大学经济系。1930 年在上海加入进步社团“中国社会科学家联
                                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 年又到河南开封,一边在中学教

                                                                                      136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