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张家口政协
P. 170
41 年—45 年徐灵创作了大量的木刻作品,其中有《日兵之家》、《反
正》、《陈中双六》(十二幅)、《边区群英大会英雄画像》、《高街做鞋组》、
《抗日光荣》、《日兵之家》(收入日本 1972 年出版的《中国解放区木刻选》
中)。他在晋察冀木刻创作,题材极为广泛,形式上也有多变,在晋察冀
创作的有上百幅木刻作品忠实地服务于人民革命战争。
是年 刘佳、胡朋同志分别创编出独幕话剧《中秋佳话》、《看看再
说》,均由抗敌剧社演出,并收入 10 月晋察冀边区戏剧协会辑印的短剧集
《墙头草》中。此外,刘佳创作的独幕话剧《翻身翻到底》、胡朋创作的
独幕话剧《二孤灵》和《指望着你》等,丰富了这一时期独幕话剧的创作。
是年 经过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整风运动
文件,边区的作家们,投入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与群众同生活、同战斗、
同焦虑,同欢乐,经过一段深入生活,一批优秀小说陆续问世,孙犁的《荷
花淀》、《芦花荡》,康濯的《灾难的明天》、《我的两家房东》,邵子南的《地
雷阵》、《贾希哲夜夜下西庄》,王林的《十八匹战马》、《五月之夜》以及
克辛、俞林、柳记、陈肇、秦兆阳、肖也牧、王楠等人的小说,这些作品
从多方面反映了晋察冀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新的人物,新的思想,新
感情,新的语言。
1946 年
大批作家艺术家经延安来到边区,文艺队伍更加壮大,进行旧剧改革,
开展创作运动,张家口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城”。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我军撤离张家口,广大文艺工作者投入
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1 月 3 日 华北文工团与抗敌剧社在张家口人民剧院联合演出歌剧
《白毛女》,盛况空前。
1 月 8 日 著名作家、艺术家周扬、丁玲、肖三、肖军、沙可夫、吕
骥、吴晓邦、张庚、古元、马达、王朝闻,彦涵等陆续从延安来到张家口,
边区文化界在华北联大礼堂举行欢迎抵张文艺工作者联欢会,成仿吾致欢
迎词,周扬、丁玲等应邀讲话,康濯、张非等介绍晋察冀文艺运动情况。
1 月 10 日 晋察冀边区文化艺术团体及知名文化工作者百余人致电政治
协商会议,提出国宪主张。建议:(一)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思想、创作、言论、
出版自由;(二)所有收复区城市的敌伪文化机关,应由全国文化界组织委员会
管理;(三)在学校中取消党化教育,禁止特务活动,贯彻民主思想,肃清法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