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张家口政协
P. 128
事、老战友、老上级和老大哥,比我大六、七岁,抗日战争前
曾在北平中国大学中文系学习过。这是个私立大学,有钱就可
进,但也由于管理不严而掩护过一批革命者和地下共产党员教
授,范文澜同志便是一个。这使老冯家庭虽系不小的地主却早
倾向革命,抗日初期入党,1940 年以前曾任平山等县所属地区
的文救会主任,后被选为边区文救会组织部长和主任。他擅长
文艺评论和杂文写作。1941 年以前边区讨论文艺民族形式和秧
歌舞问题时,他同我意见分歧,各发了文章公开争论,而他的
意见以后证明也确有过分偏激处,但不久便虚心改变看法,同
我关系也一直比较正常。他有一套鲁迅编辑出版的精装本上下
册瞿秋白著《海上述林》,当时自然莫不视为珍宝,而他也连拿
出来给人看看都极为吝啬,不过却几次秘密借给我阅读,也同
样秘密借给过剧社个别同志。群众剧社恰恰就是在这样一位修
养、水平、能力和经验都颇为高深的同志亲切关怀和具体领导
下,进一步奋起并开始新的飞跃的。
经过疙瘩头村一段整顿和提高,1943 年 8 月末,日寇开始
对晋察冀北岳山区腹地的疯狂“扫荡”,边抗联同志分散、转移
到各地、县,群众剧社则随冯宿海同志去了平西——即北平西
部一带地区,参加农村对减租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检查和斗争,
以及新解放区的政治攻势,与协助灾区的生产自救。这是我们
边抗联和老冯的主要专业之一,也是从铁血剧社以来那些同志
熟悉而从不脱离的群众工作。但这时他们以新的面貌和水平投
入后,就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当时政治运动所要求的中心任务,
并且通过生活的哺育而艺术才华喷发。从这时到 1944 年春返回
阜平马驹石村附近,直到日本投降进入张家口,剧社以王血波
为主,先后创作、演出了王血波编剧、王莘作曲的歌剧《纺棉
花》、《过光景》,王血波执笔的三幕话剧《王瑞堂》和《万年穷
翻身》(张学新编剧,火星作曲)等一批大、中、小型优秀的歌
剧、话剧以及其它戏剧、歌曲、美术等引人注目之作。这些作
品当时曾在晋察冀引起或大或小的轰动,即便在今日也仍有其
光辉。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