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张家口政协
P. 123
半世纪情牵不息
——祝铁血剧社创建五十周年
康 濯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河北平山县铁血剧社,大约是 1940 年
初,在滹沱河畔的李家沟口村。当时我随华北联合大学从延安
来到晋察冀边区还不过半年,在联大文工团担任政治干事和文
学组长。半年中便已经历了一次对日寇的反“扫荡”,因而 1940
年 1 月才开始到边区各地演出。在李家沟口,铁血剧社就是第
一次来看我们演出的。
那时我们文工团有一些称得上是全边区水平最高的专家,
多半是从上海、武汉、广州等全国各地,经过延安到达敌后的
文艺青年、艺术院校的学生和从事过三、五年戏剧、音乐、美
术、文学的“老”文艺工作者。而铁血剧社则是当地农村土生
土长,也是全边区唯一的一个县属剧社,才二、三十人吧,穿
的又是农民服装,间有几件军棉袄以及从日军手中缴获的薄呢
大衣,全都一口平山话,自然显得颇为土气。他们很可能会把
来看我们的演出当作最高的艺术享受和最神圣的学习吧!白天,
我们美术组的同志在村内高墙搭起梯子画壁画,他们也有美术
组,几个小同志不仅紧盯着看,而且主动帮着扶住梯子,维持
秩序。我们在村南旧有的戏台上捡场、吊汽灯、挂幕布,他们
大部分人都边看、边帮、边小声议论——显然是发现了什么值
得学习的新鲜艺术创造。我当时由于既不搞舞台也不画壁画,
便在戏台附近同他们剧社几个年纪很小、显然还不大懂事、只
在一边看稀罕的男孩女孩说了一阵话。我问一个最小的长着两
颗小眼珠的姑娘:“几岁啦?叫什么名字?”她说九岁,名字记
得就是齐登荣。“是不是剧社最小的社员?”她和旁边几个社员都说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