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张家口政协
P. 199

据史籍记载,从前这里只有一股清清的小溪,从山脚下淌过。
                               有一家皮匠借着这股山溪洗出的皮子又白又细又柔软。于是各家
                               都争相效仿,纷纷来这里开业。一时作坊林立,名声大振。到乾
                               隆四十七年(1782 年),日产裘革高达两千张。皮毛同行们把买
                               卖兴隆归功于这股山溪,于是大家聚资建庙,名曰:“水母官”,
                               并在泉边立碑。
                                    由于水母宫在通往坝上草原的要道旁,当时内蒙和外蒙出产
                               的畜产品都要到这里集散,所需生活用品也从这条道运出,一时
                               商贾云集,驼队逶迤。商人们行经这里时,无不到水母宫上一柱
                               香,水母宫香火极盛。后来,由于满清政府的日趋腐朽,帝国主
                               义列强入侵,军阀的连年混战,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张家口的
                               皮革工业遭受挫折,终于一蹶不振。水母宫的香火也衰落下来,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竟成了高官的别墅。
                                    解放后,才给皮革工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坦途。经过“文革”
                               十年动乱,在今天致力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张家口市皮革战线上
                               的广大职工,正在为振兴“皮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砖     雕    “  五     龙    壁  ”


                                    砖雕五龙壁位于宣化区东北部师范街北的弥陀寺院内。1979
                               年弥陀寺被师范学校占用。
                                    五龙壁全高约 4.5 米,宽约 4 米,系方砖雕刻磨制而成。顶
                               部为仿木结构斗拱飞椽,基底亦为仿木台墩底坐,两边精雕花卉,
                               中间上有飞禽,下有走兽,五条飞龙腾跃于云雾海涛之间,形态
                               各异,姿体娇健,栩栩如生,富于变化,实为我市罕见之物。该
                               壁系清代所建,现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波辑)



                                                                                     - 193 -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