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张家口政协
P. 31
马玉红面前变成了可怜的小丑。
河北梆子在张家口虽经马玉红、小香水、姚德保等人的努
力确曾盛兴过一个时期,但始终未能占据统治地位。早期(光
绪年间)在园馆里与晋剧同台合演,在乡下与北路梆子合演,
都是以晋剧和北路梆子为主,河北梆子为辅。民国十年以后皮
黄进入张家口,很快成了梆黄同台,谓之梆黄“两下锅”。初期
尚以梆子为主,后期则变成了皮黄为主。随着时代的演变和评
剧的兴起,京、梆“两下锅”变成了京、评“两下锅”,到三十
年代后 小香水二次返张虽又复苏了几天,终因久衰不振而销声
匿迹了。
下面将活动在张家口的河北梆子演员,大约按年代次序排
列如下。
民国元年至民国五年间在张家口的演员有:
小巧翠(巧翠)花衫。
云金红(云笑天)梆、黄青衣。
贾东桥(小金钢钻贾桂兰之父)
杨立清(又名杨佑民)须生。
姚德宝 梆、黄红净。
小吉仙(著名晋剧演员筱桂桃师傅)。
刘少珍 武生。
民国五年至民国十年间有:
何雅秋 梆、黄刀马、青衣。
小达子红 梆、黄武生。
石区贞 小旦
白月楼 刀马、花旦。
赵月樵 花旦
赵月楼 武生
赵金瑞 小旦
马彩云 刀马
曹福全 梆、黄花脸。
23